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北 >> 北京 >> 正文

海淀依托生态环保平台推进环境精细治理

Eedu.org.cn 作者:夏莉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2/21
摘要: 在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十余个电子显示屏占据了一整面墙,上面实时显示着交通、市容、环境等领域数十个智能化场景,每一项运行情况都配有详细的数据和指标信息。“作为中枢神经,它的‘触角’正在向海淀的每一个角落延伸。”讲解员介绍道。

◆夏莉

“生态环保平台是海淀区城市大脑重点建设的四大场景之一。”在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十余个电子显示屏占据了一整面墙,上面实时显示着交通、市容、环境等领域数十个智能化场景,每一项运行情况都配有详细的数据和指标信息。“作为中枢神经,它的‘触角’正在向海淀的每一个角落延伸。”讲解员介绍道。

“在大气环境自动监测方面,海淀区在全市高密度监测站点布设的基础上,又科学布设了餐饮、道路、扬尘、汽修、边界传输等六大类198套固定监测设备和5台移动监测设备。简单说,只要是与监控设施有关的所有数据,系统都会自动进行跟踪与反馈。”海淀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海淀区将科技成果应用于城市治理当中,在生态环境领域实现“颜值”“内涵”双提升。

数据显示,2023年,海淀区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下降67.3%,连续9年保持城六区最优,空气质量改善成果不断巩固。

细抠“一微克”

在上庄燃气热电有限公司,海淀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执法队员房磊正在对企业的环保数采仪、监测记录、余热锅炉CEMS在线监测站以及废气排放口、废气监测点位进行检查。

上庄燃气热电有限公司是海淀北部重要的电源支撑点,为海淀北部产业园区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根据企业的排放情况,我们会定期对企业开展现场检查,主要检查企业的持证情况,以及是否按证排污、是否按要求定期进行检测、现场是否有其他环境违法行为等,以此加强对企业守法的引导与监管,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房磊说道。

近年来,海淀区聚焦重点领域,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扬尘管控、氮氧化物排放精细化减量化,完成重点企业“一厂一策”治理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组织企业实施绿色诊断和绿色化改造。

同时,强化印刷、汽修等重点行业全流程管控和集群治理,推动工业源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加强高值区域溯源整治,通过布设挥发性有机物手工监测点位、安装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在线监测设备,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管理。强化施工、道路、裸地“三尘共治”,实现规模以上工程视频监管全覆盖,加快裸地生态治理和树下植被种植,加强尘负荷高值道路及工地周边深度保洁。稳步开展出租车、轻型货车等公共领域车辆“油换电”工作,基本建成“社会公用充电设施2公里”“社会公用+单位内部1.3公里”服务半径的充电网络,完成60辆叉车电动化改造。削减固定源氮氧化物排放量,加快能源清洁化改造。

提升治气成效

在海淀,有一双智慧的“眼睛”,26家重点污染源单位的排污情况都在它的视线范围,只要发现异常情况,这双“慧眼”就会立即锁定目标。

“这26家重点污染源单位既有涉废气单位,又有涉废水单位,如果仅靠人检查,效率低还会有所疏漏。现在通过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就不一样了,所有重点污染源单位的实时排污数据都能查得到。”海淀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执法队员表示。电脑屏幕上,企业线上实时滚动的氮氧化物、烟气温度、烟气流速氧含量等各项指标一目了然。

自动监控平台是如何及时收集监控数据并保持平稳运行?

在海淀循环经济产业园内,一座占地25公顷的白色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再生能源发电厂,每天可处理2100吨生活垃圾,海淀区超过半数的生活垃圾就是在这里“浴火重生”的。工作人员表示,这里的烟气排放数据与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联网,实时传送,确保排放安全。

另外,海淀区综合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手段,建设“城市大脑”空气质量监管场景。先后搭建运行渣土车治理、智慧工地、机动车尾气监控、“电力+双碳”等科技治污平台,实现从对污染源的被动治理到“主动采集—智慧预测—精准调度”的转变。

“我们依托海淀‘城市大脑’平台,整合遥感影像、大气微站、定点抓拍等城市细支末梢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接入海量数据,实时监测辖区‘三尘两气’(工地扬尘、道路扬尘、裸地扬尘、企业废气、汽车尾气),初步构建起了一体化感知体系。”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运用卫星遥感,对废气、扬尘开展立体化监测,创新应用AI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精准识别污染源,配套开发“海淀空气宝APP”,实时获取问题线索,并通过“任务派发—核查—处理—反馈”全链条工作机制,提高靶向治污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为科学治气提供支撑。

布设“水务侦察兵”

海淀区有众多的河湖水系,如何把水保护好,实时监测河道沟渠水质,一直是难点问题。

2018年起,海淀区开始在北部重点河道南沙河流域布设监测点位。如今,一个个漂浮在河面上的白色圆盘,形成水质采集网,这些在重点河湖区域中布设的“水务侦察兵”,10分钟传输一次数据,24小时不间断。

“相比于过去需要人工到现场提取水样,水质监测器能实时获取数据。”讲解员介绍,“现在,城市大脑中的水务大脑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量子点光谱技术’,将实时获取的数据发回到平台上,污水溯源分析系统通过对前端水质监测传感器实时监测的数据进行对比研判,可以快速发现超标突变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立即预警处置。”

在生态环保领域,海淀区不断探索新技术新产品在水质监测、空气质量监测等方面的应用。目前,海淀已实现全区空气质量精细化监测预警,建设了300余台监测基站,形成全区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同时还建立了污染防治快速响应机制,实现了精细化管理。

这位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海淀区将继续推动绿色低碳创新与应用,纵深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一微克”行动。同时,积极运用科技手段精准治污,搭建“AI+生态”生态环境监管平台,打造一套“横向联通、纵向贯通、锁定精准、响应有效”的现代化生态环境“智”理体系。

旅行

资讯

更多>>

生活

资讯

更多>>
友情链接
环境生态网 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网上家园 客服信箱 eedus@126.com 粤ICP备09031317号-1
Copyright © 2004-2017 www.e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