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白天鹅迟来 候鸟数量递减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白天鹅迟来 候鸟数量递减
http://www.eedu.org.cn    作者:刘晓满    资讯来源:鞍山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22

  鞍山日报消息(记者刘晓满)20日,台安大麦科湿地观鸟人终于观看到了今春第一批野生白天鹅的身影。但是,近年来因天气变化、水质受污染等原因,大麦科湿地的过境鸟不但来得迟,数量和种类也在逐年减少。


  大麦科湿地是候鸟迁徙的栖息地之一,每年约有上千只候鸟在此过境。记录到的候鸟包括野鸭、雁、鹤、天鹅等。但从近几年观测的记录看,过境鸟的种类和数量正在逐年减少。以白天鹅为例,2004年观测到29只,2005年观测到19只,到了去年只看到了10只,而今年,白天鹅在大麦科出现的身影已迟到了大约一周的时间。


  据专家分析,近年来大麦科湿地过境冬候鸟大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湿地的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有关数据显示,小柳河的重要污染指标浓度均大大超标,“这些年,小柳河水中的污水一直没有间断过,远远地就能闻到整条河散发出的臭味。”在大麦科湿地生活了75年的新台镇德生村杨宇林老人说,小柳河的严重污染直接影响了与其仅相临一公里的大麦科湿地的水质,鸟儿赖以生存的条件越来越恶劣,一些对生态环境敏感度高的候鸟在过境时不得不绕道而行。


  气候异常也是导致大麦科湿地过境候鸟越来越少的原因。湿地观鸟员介绍说,近年来的暖冬以及今年年初的一场罕见的暴风雪,都可能是阻碍它们迁徙的因素。不过,也可能是它们在迁徙途中,发现了比大麦科湿地更好的地方。同时,由于持续干旱,导致大麦科水面大面积缩减,尽管保护区采取了筑坝蓄水的挽救措施,但以湿地苔草为主要食物的候鸟仍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此外,大麦科周边村民的滥捕滥猎对野鸟的干扰也特别大。


  鸟类逐年减少现象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有关部门已把周围的“大明潭”、“八一水库”、“岳家松林带”、“明长城遗址”等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以湿地为中心规划了一个总面积为75平方公里的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小柳河上游方面,相关部门对柳河污染治理工作已全面铺开;该县林业部门向国家、省级相关部门申请的整治资金已得到批准,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湿地保护资金的匮乏问题。此外,大麦科湿地周边地区居民对鸟类的滥捕现象也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狩猎行为开始得到控制。有了政府的重视,人们相信,鸟儿还会飞回来的。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黄河口湿地迎来百万只珍稀候
    哈腾套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
    以德联手保护世界著名候鸟迁
    庄河石城岛:为了黑脸琵鹭不
    生态恢复引来百万候鸟
    全球变暖恶果:20年后北极熊
    孟加拉国鸟类爱好者开展迎候
    候鸟 不仅仅是风景(谈天说地
    遭遇三大“杀手”来沪越冬候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