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资讯正文 | ![]() ![]() |
|
||||||||
世界人工繁育朱鹮首次野化放归在陕西启动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冽玮 资讯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1 | ||||||||
五月三十一日,世界人工繁育朱鹮首次野化放归在陕西启动。图为放归后的朱鹮在水田觅食。野化放归可以使朱鹮在异地正常生长、繁育,逐步扩大栖息地范围和种群数量,促进野生种群的重建与恢复。中新社发 冽玮 摄
五月三十一日上午,地处秦岭中段南麓的陕西省宁陕县,正式启动了“中国·陕西朱鹮野化与再引入项目”,二十六只人工繁育朱鹮被放归野外。这是人类首次对朱鹮实行的野化放归,是恢复和扩大朱鹮野生种群的一次大胆尝试。
朱鹮又称朱鹭、日本凤头,属中等体型涉禽,是世界上最为濒危的鸟类之一,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一九八一年,世界仅存的七只朱鹮在中国陕西省洋县境内被发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有关机构对这一物种进行持续不断的救护,分别在陕西洋县、周至县楼观台等地建立了朱鹮人工繁殖基地,在朱鹮出没的核心区设置了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保护区。迄今为止,四处繁育基地共繁育朱鹮五百一十二只,朱鹮总数现已发展到了一千余只,基本摆脱了物种灭绝的危险。
据陕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常秀云介绍,野化放飞是指在模拟自然生态条件下,将人工繁育的朱鹮进行人工控制条件下的野化训练,使其逐步适应野外环境后,再放归其历史分布区的过程。陕西境内朱鹮种群数量现有九百多只,其中,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救护饲养研究中心的两百五十余只朱鹮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饲养种群,已达到放归野外的要求。有知情者透露,虽然鸟类近亲繁殖的弊病还不明显,但人工饲养种群中的先天畸形、疾病时有发生。另外,肆虐全球的禽流感病毒一旦传染给朱鹮,集中饲养的朱鹮种群势必遭到毁灭性打击。
据悉,首批朱鹮的放飞地坐落于宁陕县城关镇寨沟村后,“两山夹一沟”,沟底布满水田,是朱鹮生活的理想之地。放飞的每只朱鹮均佩戴无线电追踪器,进行二十四小时巡护监控。一旦发现朱鹮有危险,以便及时实施救治。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中方同意向日本提供两只朱鹮 国宝朱鹮有望重返江南 朱鹮落户陕西佛坪 四大“国宝 朱鹮首次在陕西佛坪自然保护 洋县建三大湿地保护朱鹮(图) |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