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水资源 >> 资讯正文 | ![]() ![]() |
|
||||||||
三江源地区湖泊水体面积持续缩小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吕雪莉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28 | ||||||||
新华网西宁3月28日电(记者吕雪莉)青海省气象局近期发布的2006年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公报显示,青海省境内地处三江源头地区的湖泊水体面积大多呈持续缩小之势,表明这一地区的生态退化仍在加剧。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由于气候变化加之人类活动,这一地区的生态退化、恶化现象十分严重。 青海省气象局根据卫星资料,对省内主要水体在汛期前后的面积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后发现,与2005年同期相比,黄河源头“姊妹湖”扎陵湖和鄂陵湖的水域面积在2006年汛期分别缩小了24.87平方公里和16.62平方公里,之后又略有减小;哈拉湖的水域面积则缩小了6.19平方公里。分布在这一区域内的大部分高原湖泊也明显呈萎缩之势。 同一时期的监测数据还发现,青海湖的水域面积在汛期比上年同期增大了9.95平方公里;而到11月枯水季节,青海湖水域面积比上年同期缩小10.07平方公里。 青海省气象科研所遥感监测与评估中心主任伏洋分析说,青海湖水域面积在汛期增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气候变暖,春季冰雪融水增多,夏季雨水充沛,增加了注入青海湖的主要支流流量,导致青海湖水域面积增大。但是,“这只是一种短暂的回升,过去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的现象。青海湖总体上仍呈缩小趋势”。 他指出,青海高原湖泊水体整体“瘦身”,是生态持续退化恶化的表现。 近年来,“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鼠害猖獗,气候变暖使蒸发量持续增高,水源涵养功能持续下降。 监测发现,这一地区的湿地面积在急剧缩小。作为“三江源头”、“中华水塔”,这一地区的生态保护显得极为重要和急迫。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湖南审议水资源条例:完善水 湖南局部水资源污染严重 厦门寻求人均水资源远低于全 《2006年上海市水资源公报》 数字解读世界水资源危机 没有水的日子离我们有多远 不尽思绪为水忧——写在“世 营造城市水景怎可挥霍无度 水!水!水!——政协委员迫切呼 WWF报告称 水资源危机威胁发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