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湘江水位再降低10厘米,我们就会有3个水厂取不到水,许多居民的用水供应就会中断!”长沙市自来水公司一负责人焦急地说。
11月15日,一名长沙市民推着车从一处干枯开裂的河床上走过。从九月初至今,长沙出现连续60多天的秋旱,江河水位持续下降。造成秋旱的主要原因是降雨偏少、上游来水不足等。秋旱为城市供水、河流水质、水力发电、航运交通等方面带来严峻挑战。长沙市有关方面已采取措施,调度枯水期水资源,以确保饮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摄
来自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消息说,进入12月份以来,湖南省历史罕见的特大秋旱并没有缓解。11月8日和10日,湘江湘潭、长沙等段相继出现历史上的最低水位。根据11月30日的统计,湖南有31个县市区的780个乡镇受旱,8.3万多人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为了确保城市居民饮水,湖南紧急调度大型水库,加大发电泄流力度。
特大秋旱危及城乡居民用水安全
连续几个月没有下雨了,湖南省邵阳县黄荆乡长乡村6组和18组的村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定量分水,两组共用一口井,三天分一次,每户分一担。不过最近,就连这口“救命井”也干枯了,村民们只好到1公里外的地方寻找生活水源。
今年下半年以来,湖南省降雨持续偏少,江河水位急剧降低,部分地方出现了严重的干旱和饮水困难。根据旱情监测,湘江流域沿线干旱持续时间已达2个多月,部分地方达特大干旱程度,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活和生产。
来自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消息说,进入12月份以来,湖南省历史罕见的特大秋旱并没有缓解。11月8日和10日,湘江湘潭、长沙等段相继出现历史上的最低水位。 新华社记者 龙弘涛 摄
“今年湖南基本上是夏旱连着秋旱,中间只因‘圣帕’台风来临而降了一些雨,持续的干旱天气,造成湘江出现历史最低水位!”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肖坤桃说。
据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11月30日统计,全省7个市31个县(市、区)780个乡镇不同程度受旱,农作物受旱面积600多万亩,因旱造成4500多个村民组8.3万多人、4万多头大牲畜出现临时饮水困难,1500多座水库、15万处山塘干枯。
记者在湘江长沙段看到,很多地方河床显露,河水污染程度明显加重,往日千帆争流的场面已然不再。据介绍,江河水位的持续偏低,已危及湘江沿线部分城市取水和用水安全。由于江河流量严重偏少,水体的自净能力下降,水体污染加重,水质要求难以得到保障。
 |
干旱造成长沙湘江橘子洲大桥附近水域大片河床裸露(12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龙弘涛 摄 |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