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调度上游水库开闸泄流
面对湘江出现历史最低水位的严峻形势,湖南省决定从11月10日至12月10日加大湘江上游的最大水库――东江水库的发电泄流量,从平常的日均100立方米/秒增加到不小于200立方米/秒,为湘江中下游补水,以确保沿岸城市居民饮用水。
此外,湖南省还决定从11月12日至12月12日,湘江流域的大源渡、株洲航电枢纽等水利工程不再蓄水,按照来多少泄多少的方式控制运行。为保证澧水下游河段用水安全,从11月10日起,澧水流域的江垭水库按不小于120立方米/秒的发电流量下泄。
 |
湘江长沙段河床上搁浅的船只(12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龙弘涛 摄 |
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效调水,湘江流域的用水安全得到了初步缓解,根据水环境监测中心的检测结果,除湘潭市的水质轻度污染外,衡阳、株洲和长沙的湘江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但后段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目前,湘江长沙段的水位比历史最低水位仅高0.05米。
“当前,能做的只有调度水库,确保干流沿途居民的供水,还有加强对水质的监测,控制生活污水排放,关停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确保老百姓的饮水安全。”肖坤桃告诉记者。
他说,当前水库加大泄流也有后顾之忧,按照现在的下泄流量,东江水库保证两个月还可以,但大型水库是多年调剂的,水位降得太低会影响明后年的发电,尤其是春节前后用电高峰期,如果电力供应不足将又会给老百姓造成不便。“幸亏今年‘圣帕’台风带来强降雨使东江水库蓄水11亿立方米,才确保了现在泄流补水。”
 |
枯水造成湘江长沙段橘子洲以西部分航道断流(12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龙弘涛 摄 |
后段干旱持续 人工无力增雨
湖南省气象局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9月至11月,全省降雨123毫米,比平常年份少46.6%,而其中有73.7毫米的降雨量还集中在9月上旬。从9月中旬到11月底的80多天中,只有49.3毫米的降雨,其干旱是可想而知的。
湖南省气象局副局长潘志祥认为,湖南旱情主要是自然因素造成的。他说,每年的12月至次年元月份是降雨最少的时段,而且今年更加偏少。从目前形势判断,湖南干旱天气可能要持续到明年元月,此前一段时间,依然是降雨偏少,气温偏高。主要原因是南方暖湿气流不活跃,空气水汽含量比较少,难以形成降水云层。
记者了解到,南方人工增雨作业一般是在7月至9月,进入10月份后就基本不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了。潘志祥介绍,人工影响天气很难,南方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主要是通过发射地面高炮和火箭作业,这种增雨方式主要针对对流云,以形成雷阵雨。可目前的气候不具备人工增雨的条件,一是空气中水份含量本身很少,二是没有符合增雨作业催化的云系。用飞机播撒增雨可能会下些毛毛雨,但难以解决大问题。(记者丁文杰、谭剑)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