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环保民间组织期待新变局 |
|
作者:徐琦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13 12:15:59 | 【字体:小 大】 |
“我们希望找回记忆中的蓝天、绿水,让哺育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美好家园世代相传……”当中华环境形象大使、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陈铎在2006年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上宣读年会倡议书时,赢得了全体会议代表的掌声,也代表着众多环保民间人士的共同心声。
意义非凡的“第一次”
2006年10月28日~29日,由国内近400家环保民间组织共同发起,并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绿色和平(中国)、清华大学学生绿色协会、邯郸市绿色环保联合会承办的2006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在清华大学隆重召开。
本次年会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得到国家各方面,有关部委、组织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让500多位来自各地的环保民间人士齐聚首都,这在我国环保NGO二十余年来的发展历史上尚属首次。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的历程最早可追溯到1978年5月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第一家环保民间组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之后的1991年、1994年,中国还诞生了最早的“草根”民间环保组织——黑嘴鸥保护协会和自然之友。这个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开始发生巨大转变的时期,各个领域开始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社会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力度、广度、深度上体现出一种波澜壮阔的宏大气势。进入90年代,国内理论界开始引入发达国家“公民社会”的理论,民间公众意识觉醒,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同样是伴随着这个潮流发展壮大起来的。经过20余年的发展,环保民间组织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和全球环境事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NGO研究专家、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副所长贾西津告诉记者,环保是中国NGO最活跃的领域,在政府之外,环保民间组织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而这一次的相聚,将更有利于团结和凝聚环保民间组织的力量,无论对中国的环保事业还是对环保NGO的可持续发展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第一次”!
不可或缺的“第五支撑”
这次的年会以“环保民间组织的作用与发展”为主题,设有5个专题论坛,分别为:环境法律援助与环境维权、环保民间组织的能力建设与发展、高校环保社团的发展及其作用、环保民间组织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环保民间组织如何与媒体开展合作,民间环保组织代表、民间组织研究学者、环境法学界的知名人士等30余位嘉宾在论坛上发表了演讲,对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史、发展现状及重要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理性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朱洁如表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依赖于“五大支撑力量”,一是政府支撑,这是核心力量;二是司法支撑,这是保障力量;三是经济企业支撑,这是实体力量;四是科技支撑,这是发展力量;五是社会支撑,这是基础也是基本力量。环保民间组织源于民间,代表民意,应该成为环保事业的重要社会支撑力量。
“我国的环保民间组织发展很快,贡献很大,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李恒远告诉记者:“新的历史时期必将赋予环保民间组织新的使命。”
宣传教育是我国环保民间组织开展的最普遍的工作。此外,扶贫解困发展绿色经济,关注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公众的环境权益也是一些环保民间组织长期致力的工作。而作为一种民间力量,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责任开展社会监督,已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2年,重庆市决定在主城区建30万千瓦燃煤发电厂,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组织市民召开研讨会,建议政府停止这项以牺牲重庆市主城区空气环境为代价的工程。2003年底,重庆市政府停建该工程。2005年全社会质疑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的事件,不仅由国家环保总局叫停了这个工程,而且最终推动了《推进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办法》出台。中华环保联合会法律服务中心成立一年多来,介入公众污染受害案件68起,涉及群众数万人,接受环境法律咨询5千余人次,支持和协助政府解决12起环境污染案件,化解了多起群体事件。
[1] [2] 下一页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