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绿韵博客  环境生态论坛  留言 今天是:
网站首页资讯文章供求生活NGO考试旅游下载图库
载入中…
相关文章
公益创业:青年就业新蓝…
公益创业在救助中创造社…
最新推荐最新热门
专题栏目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NGO >> NGO研究 >> NGO发展 >> 正文
高级搜索
公益创业飚爱心创未来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pcpop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13 16:34:24 | 【字体:

公益领域就业,前途一片光明

根据国家公布的数据,09年应届和08届毕业、未就业的大学生约有300万,他们渴望尽快找到工作,融入社会。现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的高度关注,社会各界都在想方设法地促进青年就业。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也出现了这样一个趋势。随着6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今中国社会中由民间自发产生的,自下而上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已经大量涌现。海南中国改革研究院的迟福林教授指出:当一国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的时期,也是该国公共服务需求快速扩张的时期。

当今中国,已有许多地区的人均GDP正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东部发达地区人均GDP甚至超过了3000美元,这种经济发展水平催生了社区服务、环保、教育、特殊群体关怀等各类社会公共需求的快速增长。统计表明,最近十年来我国个人公共服务需求年均增长的幅度,已经超过了新中国第一个50年的总体增幅。

然而,目前中国的志愿服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与西方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仅以志愿服务所提供的非正式就业机会为例,根据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比较项目的研究结果,1995 年,美国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就业数量占非农业就业总数的比例为7.8%,如果算上志愿者的贡献,这一比例上升为11.9%,也就是说美国志愿服务相当于提供了4.1%的非农业全职就业机会;西欧国家志愿服务相当于提供了3.3%的非农业全职就业机会;即使是志愿事业不太发达的中欧、拉美国家,其志愿服务也提供了相当于0.6%、0.8%的非农业全职就业机会。

而根据清华大学NGO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2002 年,中国社会团体提供的就业数占非农业就业总数的比例仅为0.19%,如果算上社团志愿者的贡献,这一比例为0.21%。也就是说中国社团志愿者的贡献仅相当于提供了0.02%的非农业全职就业机会。中国志愿服务在解决就业方面的贡献不仅远远比不上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也比不上中欧、拉美的国家。

中国社科院专家研究指出,如果中国公益事业达到西方国家的平均水平,那么中国的社会公益领域将会带来800万的新增就业岗位。

可见,公益事业是一个非常有前景,也很适合青年人从事的朝阳行业。联想凭借公益创投计划几年来的实践,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支持公益创业的资源和能力,愿与青年群体携手,一同打开视野,在公益领域去开拓创业、就业的一片蓝海。

谁人能做公益创业?

事实上,公益创业的门槛其实并不高。许多公益组织的朋友,活跃在环保、扶贫、教育、助残等各类领域,他们都有着各自的经历和背景。

其实爱心不分先后,不分大小,公益创业绝不是少数人的事,人人都可以做公益;只要你有爱心,有想法,有团队,找准了社会公共需求,都可以来尝试做公益。

到底什么是公益创业呢? 众所周知,传统的创业多半是在商业领域,创业者是要建立一家企业,主要目的是为了盈利。而公益创业是要创立一个公益项目或公益组织,主要目的是去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归结起来讲,公益创业是指个人或者社会组织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是一种面向社会需要,以建立新的组织,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社会活动。它主要包括创建非营利性组织、创办兼顾社会效益的盈利性企业以及举办志愿公益活动三种类型。

对于青年朋友来说,公益创业是一种新的、很有前景的职业方向,从许多公益人士的成功经历看,这是一条对个人和社会都非常有价值的职业道路。

公益创业三要素:使命感、奉献团队、模式创新

当今中国社会,涌现出许许多多“以公益为业”的人,他们所处的公益领域各不相同,各自也有着独特的背景和成长经历,但他们却拥有一些共同的特质。

首先,他们拥有强烈的公益使命感,对服务社会大众的事业充满了激情。像多背一公斤余志海,科学松鼠会的稽晓华,他们都怀有一颗火热的心去做公益,不断强化了公益使命感,他们希望充分发挥才能,能够全身心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其次,要组建一个有奉献精神的团队。要想公益创业成功,就得找到一群对某一公益事业志同道合的人。与其他领域的团队一样,公益创业团队需要拥有向心力、凝聚力,他们还必须拥有高度的奉献精神,共同为公益梦想奉献拼搏。

此外,公益创业还需要注重模式的创新。做公益是为了去满足某项社会公共需求,但一个公益组织、公益项目,所能调动的社会资源是相对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去影响更多的人,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答案只有创新。

比如,从事科普的人有很多,为什么科学松鼠会能脱颖而出?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借助了网络的平台,充分调动了更多科普作家的志愿者资源;他们注重用读者喜爱的语言,对科学知识精心包装;他们还创新地把科技与人文、艺术混搭,举办贴近生活的线下活动,让科学妙趣横生。这些都是科学松鼠会的创新之处。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