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比尔·盖茨有志“再造厕所” |
|
作者:刘国伟 文章来源:环境与生活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0/19 18:58:42 | 【字体:小 大】 |
堆肥式干厕是西方国家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干厕,在瑞典、加拿大、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路边厕所与国家公园里较为常见。游客们在芬兰和瑞典的乡村度假区,也会经常使用这种干厕。在德国,受绿色生态观念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个别街区建设了这种干厕。据可持续生态卫生联盟(Susana)估计,一个包括36户家庭(约140人)的居民区,使用一年的堆肥式干厕能节水2044吨,这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
这里必须说一种有趣的单坑堆肥式干厕“阿尔波尔卢(Arborloo)”,也称之为“树坑厕所”:在田地里挖一个宽度适中、1米~1.5米深的坑,坑边压实固定好,周围用篱笆围上,一个树坑厕所就建起来了。一段时间之后,坑里的“内容”积累较多了,就可以把一棵树(例如果树)种进坑里,再把厕坑用泥土填实。地下的粪便自然发酵后能够为果树提供充足的养分,然后到附近再挖一个新坑,建设新的树坑厕所,如此循环建设,简单又实用。

芬兰的冰冻式干厕
源分离式 全球200万人用
源分离式也叫尿液分离式,这种干厕能够通过改变便器形状,在便器内前方设计一个碗型入口收集尿液,从而将排泄的尿液同粪便分离开来,分别进行储存和处理。这种干厕对于缺水地区,给水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成本高昂的地区,以及环境条件严苛和地下水位较高容易受污染的地区很有意义。
分离式干厕的粪便至少要存放6个月,期间的风干和杀菌过程能够杀死大量寄生虫,如蠕虫,这种寄生虫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儿童体内很常见。分离出来的尿液在存放一段时间后,加以稀释然后直接用作谷物、蔬菜和产油作物的肥料。为了防臭防蝇,粪便中需要掺入树叶、稻糠、干苔藓等能就地取材的物质。如果将分离式干厕内的粪便用于植物种植,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堆肥,充分杀菌。
分离式干厕的建造成本相对较高,但是从较长的使用周期来看并不算贵。分离式干厕在实际应用中面对的一大挑战是,尿液容易在排尿管内沉积形成尿碱,所以需要用酸类溶液加以冲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