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献给哭泣的香格里拉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13 23:10:2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美丽的香格里拉 近日,电视报道了云南香格里拉县由于开山修路威胁生态环境的新闻。报道称:2001年云南中甸县争得“香格里拉”之名后,知名度大增,游人逐年增多,为提高景区接待能力,也为了发展景区经济,本着路通、财通的想法,当地政府鼓励修建景区道路。于是,修路沿线上,一个个采石场就像山体上裸露的伤疤一样为这座被称为是“上帝的后花园”的美丽仙境开创着它“光明”的未来,但是,这个曾经古朴玄奥的神秘世界在迈步奔向现代化的同时,是不是也会像很多其他哭泣的风景一样,在不远的将来变成一幅满目创痍的景象? 有些梦想并不是用来实现的 在人们心中,香格里拉作为梦中的天堂一直有着“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神秘。如今,这个理想中的国度也在开山修路了,去香格里拉的梦想随之照进现实。对此,有人欢欣雀跃地计划着行程,也有人痛心疾首地在网上发泄愤怒:“在这片圣地上撒野,会遭报应的!” 话虽偏激,却不能不令世人警醒。因为过度集中的旅游开发,使原本秀美的景区变得人满为患,破坏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事例已屡见不鲜。去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不少人因此有机会亲身感受了布达拉宫的辉煌,同时也把象征文明与现代科技的“白色垃圾”遗留在了圣城拉萨,而和香格里拉相距不远的虎跳峡也是同样的命运。 从上世纪80年代,虎跳峡就作为徒步者的天堂声名远扬,许多外国背包客都是其最早的探险者。但现在,修了公路、建起水电站的虎跳峡让那些曾信步于峡谷小路的徒步者沮丧不已:“前面是什么?公路,还是公路。”甚至有人看到改造后的虎跳峡禁不住放声大哭:“我们来这里干什么,难道是为了住标准间?吃麦当劳?” 当然,公路也让一些游客兴高采烈。他们组团包车,舒舒服服地到此一游,小心翼翼地沿着安置了扶手的山径曲折有致地下到江边,在凉亭上观景、摄影、录像,发几声感叹,乃至惊叫。如果没有公路,估计他们永远也不会去虎跳峡那样险峻的地方。如今他们去过了,这样的地方也就随之消失了。 曾听人说:有些理想并不是用来实现的,而是用来坚持的。对于虎跳峡或香格里拉这样的人间天堂,到达,似乎并不该成为最终的目的。 有些法律不能是用来空谈的 对于全国最贫困地区之一的香格里拉,修路开展旅游业似乎是脱贫致富的最佳捷径。目前,香格里拉已开通8条空中航线。据相关部门略计,仅2005年,游客已达264万人次。与旅游热潮相随而来的是片面追求眼前利益、无序开发旅游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等恶性事件。曾呼吁出台《世界遗产保护法》的全国人大代表张廷皓就曾表示:近几年中国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愈来愈大。都江堰上游拦河筑坝、张家界兴建旅游电梯等等都是对世界遗产的破坏。虽然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新刑法也补进“破坏环境与资源罪”,但管理上的“婆婆”太多,反而令地方政府无所适从。当然,开发旅游产业并没错,但不同的风景总该有不同的旅游方式,为什么要通通只修一条杀鸡取卵的公路呢? 还有专家指出:国内景区依照喜欢住标准间、以车代步的大众旅游口味应该适时调整。美国早在19世纪就已经认识到荒野是人类社区的组成部分。美国联邦政府把一些生动的自然景观划定为不准人们永久居住的保护区,1872年建立的黄石公园就是最好的例证。可惜很多国人并没有这样的环保意识,电影《无极》剧组破坏香格里拉碧沽天池生态环境事件就是一例。 如今,大打“影视旅游牌”成了“烫手的山芋”,很多导演都愿意选择“坐落深山人未识”的自然景区作为拍摄地,所以像九寨沟、神农架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当地政府浮躁和功利的心态驱使下,都没有逃过剧组不同程度的“蹂躏”。对此,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已联合发出《关于加强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等环境敏感区影视拍摄和大型实景演艺活动管理的通知》,但愿它可以避免“无法可依”的情况再次发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