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美的“裙边”世界的肚脐
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原居民除了把这个岛屿称做特凯恩加(Te Kainga)意即“大地”之外,还有没有特别的名称。据说,有一种从其祖先传下来的名称叫“特皮托·库拉”,它一度被译成“世界的肚脐”,这个说法引起了许多人浮想联翩。
令人惊讶的是,复活节岛的居民称自己居住的地方为“世界的肚脐”。这种叫法,一开始人们并不理解,直到后来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从高空鸟瞰地球时,才发现这种叫法完全没错——复活节岛孤悬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确实跟一个小小的“肚脐”一模一样。难道古代的岛民也曾从高空俯瞰过自己的岛屿吗?假如确实如此,那又是谁,用什么飞行器把他们带到高空的呢?
但这个“世界的肚脐”未必指全岛,可能仅指岛上的火山口,那就没什么神秘之处了。而且据语言学家W·邱吉尔的考证,这个称呼的准确含意可能是“大地的尽头”。
不过复活节岛的确有很多奇怪的地方。它位于南纬27度,属亚热带,气候相当暖和。它是在大约一百万年前海底的三座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灰是有利于种植的富饶土壤。在理论上,它应该和其他波利尼西亚人的岛屿一样,是个天堂乐园。但是,洛加文对它的第一印象却是一个荒岛:“我们起初从远距离观察,把复活节岛设想成了一块沙地,这是由于我们将枯萎的野草或其他枯干、烧焦的植物都当成了沙土,因为它的荒凉的外表只给我们特别贫瘠的印象。”然而,大批被当地人称为莫埃(Moai)的巨大石像就是诞生在这块贫瘠、落后的土地上的。
旅游攻略
机票:我找了若干家航空公司,包括从香港出发的航线,AIRFRENCH (法国航空)是最便宜的,一般是北京(上海,广州)-巴黎-布宜诺斯艾利斯-圣地亚哥(双程),单程30多个小时;提前1个月以上可能买到12000RMB左右的往返票(含税)。一般都是走欧洲路线,因为走美洲路线肯定要停美国,签证是个大问题。(不过一旦有美国签证就可以直接去墨西哥了)。
季节:一般11月至3月是最佳季节,也是当地的夏天,由于靠海,所以气温不会太高,日温差大,不过紫外线强烈(复活节岛尤甚),我在西藏都安然无恙的胳膊,第一次体验到晒脱皮的滋味。
消费:普遍比中国略高20%~40%(岛上例外,要高200%~300%),圣地亚哥有一些中餐馆,小一点的地方就不一定。美元在很多旅游点和酒店都可以用,换钱不在银行,有专门的换钱地点。
交通:在智利本土游览,火车和大巴都很方便舒适,尤其大巴很便宜,如从VALDIVIA 到SANTIAGO 约800公里,最好的大巴车约200元人民币(最便宜的只用80元)。我坐的大概是170元,其豪华舒适程度在国内我还没坐过可比的。到复活节岛或周边国家的机票可以通过LAN,智利最大的航空公司购买。如果能安排好行程的话可以在其网站上用信用卡预先购买,成功以后自己可以打印出机票,价格也有不少折扣。
语言:西班牙语(南美除巴西讲葡萄牙语外全是西班牙语),英语不很普及,所以需要做一点准备,如准备一本西语小册子或学说一点常用的单词。
通讯:中国移动和智利最大的ENTEL有漫游协议,但要注意ENTEL只支持1900M,所以我们要用所谓的“三频手机”才可以;另外在当地可以买电话卡,用公用电话打也很方便,都有英文提示音。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