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陷阱 导游坑你没商量
指定购物,是这次欧洲之旅所有游客感触最深的一大陷阱。十多天的旅行,导游总共安排了十多次购物。细心的游客很快发现,从其指定商店所购商品几乎都要比市场上同样的商品价格高。
陕西游客刘树韬先生说:“早就听说导游为拿加扣会带着游客到指定地点购物,早就知道这样的购物是个陷阱,可是这一回我们还是上当了。为什么?因为导游,特别是我们这位全程陪同的宋导实在太会说话,引诱你的手段实在太高了。在奔赴景点的旅行车上,他常常对景区的介绍仅寥寥数语,而对当地特产的介绍却滔滔不绝。什么德国钢皂、意大利皮货、法国香水、比利时巧克力以及瑞士的手表、军刀等等,他不厌其烦地讲个不停。”
后来,当多数游客发现指定购物的价格陷阱并表示不满时,精明的宋导变换了手法:带领大家“参观”荷兰木鞋加工厂,“参观”钻石加工厂,“品尝”风车村的奶酪……其实还是引导大家掏钱购物。不少人会想,在地处偏远城郊的加工厂里购物,应该比其他地方便宜吧,其实不然。来自上海的两位大学生游客发现,在木鞋加工厂购买的木器比在市场上的同样的东西还要贵,比如同样的一支木花,在木器厂里的价格是1.5欧元,而在风车村一家商店的标价却只有1.3欧元。
最让游客气愤的是,导游为了安排购物甚至不惜牺牲游客景区观光的时间。比如在巴黎安排的三个夜晚两个白天的观光中,购物就占了两个下午差不多是一个白天。规模庞大、气势恢宏的卢浮宫和凡尔塞宫仅分别安排了1小时50分钟的参观时间,根本来不及浏览全貌,而著名的巴黎圣母院干脆就没有安排进来。在德国法兰克福的罗马广场、保尔教堂和美茵河畔三个著名景点,导游只安排了10分钟,并再三强调时间紧,要大家守时。可随后在所指定商店购物时却安排了1小时40分钟时间。
北京游客韩美玉小姐说:“作为女人,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反对安排适当的购物时间,可是这种缩短观光时间让人购物的作法让人难以接受;更何况,在指定商店购物的价格又明显高于市场价。我认为,这是一种不道德的欺骗行为。”
食宿陷阱 让你吃不好睡不着
谈起旅游度假,无外乎四个字:吃、住、行、玩。如果说“玩”是中心,那么“吃、住、行”则是前提。很难想象,一次吃不好、睡不香、行不方便的旅游会是一次玩得愉快的旅游。
这次欧洲游在饭店选择上,除最后荷兰阿姆斯特丹一站以外,几乎全部安排在市区小型中餐馆。平均一桌11个人,一直是5菜一汤。开始的时候,有不少游客向导游反映,菜量太小,不够吃,在另外一边进餐的宋导却让大家直接向餐馆服务员反映。记者注意到,一位来自内蒙古教育部门的女游客终于鼓起勇气向服务员提出加点汤的要求,得到的回答却是:“对不起,没有汤了。”没有办法,许多人只好留着肚子,在汽车行至高速公路服务区时,再纷纷跑到附近的超市买食品“补充能量”。
说到住,人们更是满腹怨言。这次旅行的住宿,除巴黎以外,其余多选择在离市中心数十公里以外的酒店。北京游客徐红女士说:“这次我是和同事一起来欧洲观光的,原计划所到一地逛逛都市夜景一定很美,可这样的住宿安排使我们很失望。比如,在阿姆斯特丹观光,我们不想跟导游去看‘花街’,而想自己出来逛街,可是酒店安排在50分钟车程以外的一个叫胡崔克的城镇,路太远了,要逛阿姆斯特丹根本不可能。”
酒店不只是位置偏僻,而且有的环境还很“让人遗憾”。比如,在德国法兰克福和瑞士琉森观光时,所住酒店分别座落在机场附近和铁道旁边,每隔几分钟便有飞机起降,每过几十分钟就有列车串行,巨大的轰鸣声让人难以入睡。来自北京的游客——中国农业大学的彭远生夫妇都已年过花甲,本来睡觉就轻,在轰鸣声中两宿几乎整夜未眠。他们痛苦地说:“我们退休了,清闲了,本打算通过旅游度假出来转转看看,换取个心情舒畅。可这哪里是旅游呀,怎么能舒畅呢,简直是自找罪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