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钻进马来西亚的燕窝山洞
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环球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1
    提到燕窝,中国人都知道它是名贵的美食补品。世界上的燕窝产地集中在东南亚国家,而位于马来西亚东部的砂劳越州,更是世界闻名的燕窝产地。最近,《环球时报》记者有机会钻进东马的燕窝山洞探个究竟。

  每个燕洞都有“洞主”

  燕窝主要是指金丝燕用唾液筑成的窝。马来西亚砂劳越的燕窝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那些天然燕窝是从陡峭的悬崖洞穴中人工摘取到的。据当地人介绍,砂劳越州光是“吉林岗”山脉一带,就分布着1300多个燕窝洞。这些燕洞的所属权一般都归当地的原住民,而且这项权利是代代相传的。好点的洞穴则是几个“洞主”共同拥有。尼亚石洞是当地最大的燕窝洞,据说有100多位“洞主”。里面的岩石较老,矿物质较多,在燕子唾液和岩石的化学作用之下,生产出来的燕窝品质较高,因此该洞被人们称为“寸土寸金的地方”。

  每年9月至次年4月是燕子的繁殖期,这段时间禁止采摘,只有等燕子产卵前和雏燕长大后才能行动。出于长远考虑,燕子已被列入砂劳越州的受保护动物名单。

  采摘燕窝是件艰辛而又危险的工作,据说每年都有人因此丧生。砂劳越一带的洞壁往往高达百米,采摘者要顺着一节节连接起来的竹竿爬上去,颤悠悠地进行高空作业,再用一种三齿小铁叉把燕窝从岩壁上刮下来,一不留神就可能摔下去粉身碎骨。因此,在采集燕窝的季节来临时,原住民会在洞穴外用竹竿摆一个“平安阵”,进行简单的祭祀仪式,祈求山神保护自己。

  燕窝就像一个稻草团

  记者钻进的几个燕洞都是黑漆漆一片,之所以不装灯是为了保护燕子的原始生存环境不受破坏。同行的五六个人,在向导的带领下靠手电筒的微弱光线前行,前面的人时不时被脚下凸起的岩石绊一下。突然,向导指着岩壁上一处“黑点”说,“这就是燕窝!”我们赶紧看过去,果真一只燕子正在窝中孵蛋。那燕窝看上去就像一个稻草团,很难让人与昂贵的滋补品联系起来。向导介绍说,会筑窝的燕子脚是软的。它们能像蝙蝠那样勾着山洞的一角睡觉,而燕窝则是专门用来孵育后代的。

  燕窝一般分三大类:红色的“血燕”、白色的“官燕”和黑色的“毛燕”。血燕其实是由一种棕尾金丝燕筑成的,由于它的唾液中含有矿物质,经过氧化便呈现出红色。不论哪一种原始燕窝,都要经过工人的精工细作和道道筛选后,才能做成质白肥厚的上等品。在砂劳越的燕窝加工点,接待记者的是一位多年从事加工生意的华人老板杨先生。他告诉记者,“燕窝去毛、鱼翅去沙、鹿筋去臊”,其中燕窝的加工尤其讲究精细。在操作间里,记者看到几名洗燕师正用小镊子为清洗过的燕窝仔细挑去蛋壳、燕毛等杂质,看上去的确是个累眼睛、比耐心的活儿。清洗燕窝费时费力,除了手工挑选外别无他法。生手一天一个也挑不完,熟练工一天也只能挑好七八个。

  当地人很少吃

  砂劳越盛产燕窝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据《砂劳越散记》记载,华人漂洋过海,在马来西亚拓荒劳作,并在当地了解和认识到燕窝的食用价值。

  过去只有皇宫贵族才能吃上的燕窝,如今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像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等燕窝的成熟消费地区,吃燕窝的传统更是深入人心。资料显示,香港每年大约吃掉燕窝百余吨。普通毛燕的价格在马来西亚约合每克4元人民币,而在香港市场,价格要贵两三倍。

  别看砂劳越的燕窝资源这么丰富,本地人却很少吃,每年生产的燕窝主要出口到亚洲各国。当地朋友告诉记者,这一方面是因为燕窝的售价较贵,普通人家买不起;另一方面也是源于文化差异,因为除了华人之外,当地居民中的其他民族,如马来人、印度人,并不看重燕窝的价值,因此燕窝变得“墙内开花墙外香”。不过,那些看守燕洞的原住民不仅识货,还专门挑最好的品种吃。如果在采摘时看到厚实干净的燕窝,有人甚至会省略加工步骤,直接将其吃掉。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QQ书签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