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过一层一层的油菜花梯田,穿过灰色天幕下的小村庄,躲在云后的太阳已加速奔向西方。车子直奔李坑,路上在一个平台上稍作停留,让我们看一眼河对岸气势恢弘的建筑群,那是汪口,另一个据说比较大型的村落。
其实小村子更有韵味。进入李坑,如晤故人,同样的小桥流水,不同的是泛舟溪水的那份舒畅。青石板的街巷,两旁杨柳依依,暮色四合中,让人油然生出倦怠休憩的愿望。同伴当即决定在这里住下,待到一切安排妥当,天已全黑。家家户户点亮红灯笼,石板桥下波光悠悠,望着夜色中高大的牌坊,我依稀觉得这又是一个缩小版的凤凰。
只有在清晨,才能看到李坑质朴的一面。没有喧嚣,没有彩饰,早起的村妇在溪中浣衣、洗菜,将冒着热气的小炊饼,一个个在门前的笸箩摆起来。
这才是略略超出我预期的,真实的婺源,在清明时分的清晨,带着村姑一般的清丽。
这个季节上三清山,同样要碰运气。
从金沙索道上去,走过南清园、西海岸、东海岸,整整一天,我们就在云雾中行走。三清山特有的奇峰绝石,全数淹没在四周的白茫茫之中。司春女神,万笏朝天,巨蟒出山,神龟探海,我知道那些惟妙惟肖的石峰都在我眼前,近在咫尺。但我什么也看不见,石头幻化的角色和故事,此刻只能在烟笼云罩的幕帐后面,寂静上演。
八宝箱一直在说不值得,但只要有短暂的瞬间,山风撕开浓雾一角,嶙峋峥嵘的山石眼前乍现,她就赶紧端起相机一阵猛拍。那都是些峭绝兀立的峰崖,张家界一类的风格,不像是可以滋育繁花绿树的温床。
这错觉却很快被身边的景致纠正。一路行来,发现浓雾也掩不住的山花烂漫,最蓬勃的当属白玉兰,一朵朵花如一只只活泼的小鸟,轻巧地在枝头扑扇着翅膀。还有艳丽的山茶花,只是稍微脆弱了一些,枝上缀了许多,枝下也掉落许多,碾落的红泥,带着风雨过后的泪痕。
也许时令还不到,杜鹃谷的许多品种尚在沉睡,但仍有一丛丛粉色的杜鹃,散落在山崖沟壑之间。再晚一些时候,三清山就该是杜鹃盛放的时节了,遥想那份姹紫嫣红,也会让人心生温馨。
这座道教名山,并不缺乏绝美山景和丰富物种。从西海岸的栈道走过,路边不时会冒出一个小牌子,教人忍不住往上看一看,那原是怎样的一棵珍贵树种。台湾松,福建柏,记不住样子,只记住了这是怎样一座奇妙的仙山。
浓雾深锁的三清山,走在其间就成了仙人。三公里长的西海岸栈道,在绝壁一侧蜿蜒开凿。走的时候浑然不觉,蓦然回首,却见远方已是人在半空。山中更有几处伸出悬崖外的玻璃平台,站立其上,就是在空中悬浮了。
同伴开始担心惊怵,更讨论如若真是晴天,是否还有行走的胆量。我望着远方的飘渺人影,开始想像若是身着一袭白裙,站在云雾之巅,那该是多么美的一幅画面,衣袂飘飘,悠然若仙。
如是,三清山的云雾,成就了想像中的美丽风景,云中飘荡,雾里飞仙。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