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流沙掩埋下的古国楼兰
Eedu.org.cn 作者:蔡卓山    文章来源:中国公众科技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12
    楼兰位于新疆罗布泊附近,曾是丝绸之路上的著名绿洲、佛教文化鼎盛之邦。后来,在环境和时势的变迁中,楼兰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淹没于漫漫黄沙中。
  1901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来到楼兰,带走了大量文物,并向世界公布了他的这一重要发现。沉睡千年的楼兰古城被唤醒了,人们称其为“沙漠中的庞贝”。
  考古发现,楼兰古城是一个不太规则的方形城池,四面城墙长约330米,总面积为10.8万平方米。现在,楼兰古城中残存的最大建筑是高大的佛塔和著名的三间房。
  佛塔残高10余米,塔基为方形,边长20米左右,塔身用土坯、胡杨木及柳条造成。三间房位于城中心,是土坯砌成的排列整齐的四堵土墙,周围散落着众多巨大的胡杨木板,可以想象当时其建筑规模的宏大,可能当时古城的行政中心就在这里。从三间房环顾古城四周,仍然能看出城周围纵横的古河道,其中最大的一条由西北向东南穿城而过。
  楼兰古城的东侧为军事区,有烽火台的遗迹,西侧则是居民区。居民区房屋的建筑、布局保存得非常完整:大门为胡杨木制成,墙体内有胡杨树桩和红柳、芦苇支撑,外糊黏土,房屋四周时不时还有磨盘、木水桶、陶片散落。
  楼兰出土的陶器、玉器、铜器、木器及丝、毛织品残件、汉文、去卢文木简、汉五铢钱等大量文物,表明这里曾经非常繁华。作为汉代的重要的屯田区,东汉时,敦煌人索励曾在这里集兵数千,横断河滨,“大田三年,积粟百万,威服外国”。
  沧海桑田,现在的楼兰完全被寸草皆无的雅丹地貌覆盖。据研究,这一地貌仅形成1000多年。
  虽然在楼兰的出土文物中,我们发现了这样的规定:砍一棵胡杨树罚一头牛。但是,楼兰还是迅速由绿洲变为了荒漠,由繁荣走向了衰亡。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QQ书签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