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技术(1) | |||||||||||||||||||||||||||||||||||||||||||||||||||||||||||||||||||||||||||
作者:贵州长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0674 更新时间:2010/3/6 17:32:1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
|||||||||||||||||||||||||||||||||||||||||||||||||||||||||||||||||||||||||||
在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运行过程中,随着生物膜的新陈代谢,脱落的生物膜及滤料上截留的杂质不断增加,滤料中水头损失增大,水位上升,到一定时期,需对滤料进行反冲洗。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以其贮存在清水池中清澈的出水作为反冲用水,不另设反冲水池,反冲洗废水通过排水管回流到预处理设施。经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处理后的水,流入消毒区,消毒区采用推流翻腾S型工艺和虹吸式二氧化氯消毒系统,推流翻腾保证消毒剂与污水充分混合和消毒接触时间,虹吸式二氧化氯消毒系统能将产生的二氧化氯储存在投药箱内,定比定量向污水中投加消毒剂。在污水消毒过程中,药箱内消毒剂下降到一定位置时自动发出信号开机,产生二氧化氯消毒,投药箱药液盛满后自动指令关机。因此,既达到了定比定量投药,又保证消毒剂的供给,同时还保证消毒剂充分混合和接触时间。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泥通过无泵污泥回流系统排至干化池,上清液和干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回流到处理池前端,进入厌氧池或水解酸化池反硝化,污泥消毒干化后外运处理。 ①、脱氮原理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的脱氮原理是在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的基础上,通过硝化和反硝化菌的作用,将氨氮通过硝化转化为亚硝态氮、硝态氮,再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态氮转化为氨气,从而达到从废水中脱氮的目的。 ⑵、磷的原理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除磷的原理是在厌氧条件下,聚磷菌将其细胞内的有机磷转化为无机态磷,并加以释放,利用此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摄取废水的溶解、溶解性有机物质的合成PHB,从而在好氧的条件下,聚磷菌则将PHB降解以提供其从废水中摄取磷所需的能量,从而完成聚磷的作用。 (3)、关键技术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充分借鉴了充分借鉴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法、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法、SBR法、AB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膜法、人工快滤法、沉降分离法、无泵污泥回流法、给水快滤等十者的设计手法,集曝气、快速过滤、悬浮物截留、两曝两沉、无泵污泥回流、定期反冲于一体,使污水在U型双锥这一个单元体内,综合实现三级、三区、三相导流、无泵污泥外排及回流处理全过程,是一种典型的高负荷、淹没式、固定化生物床的三相导流,脱氮除磷反应器,处理后的污水优于排放标准,实现中水回用。 (4)、主要设计参数;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设计参数
6、主要创新点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具有以下主要创新点: (1)、设备技术结构独特,U型池为国内污水治理技术首创; (2)、污水在同一个处理单元内,实现三区、三级、三相导流、沉降分离、无泵污泥回流处理全过程,是一种典型的内循环、复合型、污水处理脱氮除磷反应器。 (3)、滤池中滤料的比表面积之和比BAF等生物滤池大大提高。 (4)、氧利用率比BAF曝气生物滤池提高1.5倍左右。 (5)、具备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法、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膜法、人工快滤法、沉降分离法、给水快滤法、无泵污泥回流法的特点。 (6)、在连续运行条件下实现间歇曝气,比SBR间歇曝气运行方式更节约占地投资。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在同一个污水处理单元体内实现两沉两曝,比AB法、A20法、接触氧化法等污水处理工艺结构更显科学合理。 (7)、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具备实现无泵污泥外排及回流、节约能源。 脱氮除磷效果较A20法好。 (8)、运用集成创新,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运行管理简单; 革新工艺,简化处理流程,工程投资经济性; (9)、紧凑型设计,池容积和占地面积较小,场地适应性强; (10)、构筑物模块化设计,有利于扩建; (11)、对气温及运行方式的适应性强。 (12)、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率稳定; 7、技术创新 (1) 设备技术工艺结构独特,U型池为国内污水治理技术首创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是一种典型的高负荷、淹没式、固定化生物床的三级、三区、三相导流、活性污泥外排及回流的三相导流、脱氯除磷反应器。在连续进水的条件下实现间歇曝气、快速过滤、悬浮物截留、两曝两沉、无泵污泥回流、定期反冲于一体。兼有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法、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法、SBR法、AB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膜法、人工快滤法、沉降分离法、无泵污泥回流法、给水快滤等十者的优点。是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物理处理法的典型有机结合体。通过生物氧化、生物吸附、生物过滤、沉降分离、脱氮、除磷,处理后的水质优于国标,达到中水回用。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的形式为U型双锥导流曝气滤池,内锥为生物接触氧化区,外锥为生物过滤区。滤池底部为无泵污泥外排回流区,在内锥和外锥设有反冲洗空气管和水管,反冲洗水管和空气管上部设有2.5—4m滤料,污水自上而下进入内锥及生物接触氧化区内,空气在曝气滤池中自下而上,在装有滤料的接触氧化区内对流接触氧化,通过2.5~4m的滤层,使接触氧化后,在导流作用下进行沉降分离出来的水进入外锥即生物过滤区,通过2.5~4m滤层,又进行曝气生物过滤,分离出来的污泥无泵污泥外排,上清液回流到污水处理池前端,进入厌氧池或水解酸化池继续处理(反硝化)。 (2)与常用方法相比,脱氮除磷效果好 1)常用方法脱氮除磷差的原因 除磷的好坏取决于聚磷菌在厌氧段能否将磷彻底释放和排泥的好坏,如果厌氧段不能彻底释放磷,工艺系统中无法很好地排泥,除磷效果是不好的。例如A2/O工艺是前些年较为典型的脱氮除磷工艺,但是尽管如此,除磷效果还是不尽人意,其原因是: ①、由于混合液中的NO2-N、NO3-N在二沉池中反硝化,使N2附着在污泥表面上而上浮,造成二沉池表面负荷较低,停留时间长,使二沉池的污泥沉降效果不理想。 ②、由于无氧池依靠二沉池池底污泥造成无氧条件下的释放,但是在回流污泥中由于含有硝酸盐及亚硝酸盐,从而在无氧池中反硝化释放氮气,使无氧池不能形成很好的无氧条件,从而使得无氧段氧化还原电位偏高,聚磷菌对磷酸的释放不彻底,有机磷水解不充分,除磷效果不理想。为了在工艺中避免上述问题,采取增大二沉池,增长停留时间,但带来的问题是表面负荷降低,不仅造成工程投资大,而且出水中SS高,除磷效果差,由于系统中污泥停留时间长,部分污泥硝化,排泥量少,除磷效果低。 2)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污水处理设备的脱氮除磷 ①、脱氮除磷: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不设二沉池、其脱氮原理是在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的基础上,通过硝化和反硝化菌的作用,将氨氮通过硝化转化为亚硝态氮、硝态氮,再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态氮转化为氨气,从而达到从废水中脱氮的目的。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除磷的原理是在厌氧条件下,聚磷菌将其细胞内的有机磷转化为无机态磷,并加以释放,利用此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摄取废水的溶解、溶解性有机物质的合成PHB,从而在好氧的条件下,聚磷菌则将PHB降解以提供其从废水中摄取磷所需的能量,从而完成聚磷的作用。 ②、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的除磷: 基于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的上述原理,结合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的污水处理工艺,在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污水处理单元的前面设有厌氧池、缺氧池二段,加上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的内锥,即下向流对流接触氧化生物过滤区和外锥即上向流曝气生物过滤,这两个好氧段后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厌氧、缺氧、好氧三段脱氮除磷工艺。与此同时,在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的内锥即下向流接触氧化生物过滤区中有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见原理图),因此较其它通用污水处理技术更有除磷的技术优势。特别是污水在内锥和外锥的曝气条件下,聚磷后和污泥一道下沉于无泵污泥回流区底部,并在上部水下作用下,含有高浓度磷的污泥通过无泵污泥排泥管排出池外,流入污泥干化池,污泥中80~90%的磷夹带在干化污泥中被外运处理,从而被去除,其它部分磷随干化池中的上清液和污泥干化过程中的废液回流到污水处理池前端,进入厌氧池进行释放,达到反硝化。 在重力的条件下回流到下部的导流沉降无泵污泥回流区,在缺氧的条件下满足反硝化的运行条件,从而完成脱氮作用,同时将通过上部的压力作用将沉降分离无泵污泥回流区污泥压入,并通过回流管流经污泥干化池,上清液和污泥干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又回流到无氧池中,以满足聚磷菌对磷的释放。再进一步在好氧段聚磷菌过量摄取磷,从而达到从水中去除磷的目的。 ③、综上,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的脱氮除磷处理工艺较A2/O法处理工艺更为突出。 8、工艺创新 (1)工艺集约化创新性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充分借鉴了向下流曝气生物滤池法、向上流曝气生物滤池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膜法、人工快滤法、给水快滤法、沉降分离法和无泵污泥回流法八者的设计手法和二级或三级污水处理工艺的优点。使污水在U型双锥这一个系统内,综合实现三级、三区、三相导流、无泵污泥外排及回流的全过程,是一种典型的高负荷、淹没式、固定化生物床的三相导流,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综合反应净化器。因此工艺上创新性; (2)连续进水条件下实现间歇曝气 污水连续进入内锥即下向流对流接触氧化后,自上而下通过滤料空隙间曲折下降,空气自下而上通过滤料空隙间曲折上升,在对流接触中,与污水及滤料失去的生物膜进行充分接触,在好氧条件下发生气、液、固三相反应,进而完成曝气过程。曝气后的水进入导流沉降无泵污泥回流后,在导流板的作用下与不曝气即相对静态的条件下空隙间完成沉降分离,无泵污泥回流过程,实现空隙间不曝气,沉降分离的水在导流板作用下进入外锥与生物填料过滤后,水和气以向上流的方式通过滤料空隙间曲折上升,穿过滤层进而实行曝气过程。因此,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是在连续进水的条件下实现曝气、不曝气、曝气的间歇曝气过程,达到了两个曝气区共用一个沉淀区的双重目的,装置没有闲置,节约占地和投资费用。 (3)借助动力实现泥水分离和无泵污泥外排及回流 污水通过内锥即下向流对流接触氧化生物过滤区处理后水,在重力作用下继续下行,进入导流沉降无泵污泥回流区内,又在导流板的作用,并借助于流体下行的重力,使重于水的污泥顺势下沉于锥底,同时在上部的水压作用下,压入锥底排泥管,排入污泥槽,流至污泥干化池。上清液和污泥在干化过程中外排的废液都通过回流槽回流到污水处理池前端,进入厌氧池或水解酸化池进行反硝化处理,干化污泥外运处理。污水在导流沉降无泵污泥回流区沉降排泥后分离出来的水,在导流板的作用下进入外锥即上向流曝气生物过滤区的处理过程中也要产生一定的污泥,产生的污泥同样借助于重力作用,使重于水的污泥通过导流板间隙,也同样下沉于底部的导流沉降无泵污泥回流区,还同样通过上部水的压力,将污泥压入锥底的排泥管,排入污泥槽,流至干化池。上清液和污泥干化过程中外排的废液通过回流槽,回流到污水处理池前端,进入厌氧池或水解酸化池反硝化处理。污泥消毒干化后外运处理。 (4)在U型双锥的同一单元体内,实现两曝两沉 污水在内锥即下向流对流接触氧化区内进行处理,曝气后的污水进入导流沉降分离无泵污泥回流区内处于相对静止的沉淀状态。沉淀后的水在导流板作用下导入外锥即上向流曝气生物过滤后,污水在上向流生物过滤区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同样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于导流沉降无泵污泥回流区,沉淀污泥通过上部水压进入排泥管流入污泥槽,通过污泥干化池,上清液和污泥干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回流到污水池前,进入水解酸化或厌氧池反硝化,干化污泥外运处理,因此,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综合实现两个曝气区共用一个沉淀区的功能,并且在同一个处理单内实现两曝两沉。
9、结构创新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的单元构造为U型双锥、三区、三级、三相导流、沉降分离和无泵污泥回流反应器。由内锥即下向流对流接触氧化生物过滤区也称(一区)、锥底即导流沉降分离无泵污泥回流区也称(二区)和外锥即上向流曝气生物过滤区也称(三区)。在内锥即下向流对流接触氧化生物过滤区(一区)和外锥即上向流曝气生物过滤区(三区)设有滤料,在导流沉降分离无泵污泥回流区(二区)内装有导沉板和排泥管。在内锥即下向流对流接触氧化生物过滤区(一区)、和外锥即上向流曝气生物过滤区(三区),与锥底即导流沉降分离无泵污泥排泥区(二区)之间,设有反冲洗空气管和水管,其结构详见图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构筑示意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