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渭河生态补偿开好头 跨省生态补偿仍需政策支持
作者:武卫政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2470  更新时间:2012/4/5 21:24:3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补偿标准是如何确定的?

  陕西省环保厅厅长何发理说,国际上有多种计算生态补偿的公式,结果都不一样。如果细算账,流域跨省生态补偿没法搞。“我们认为,开始搞补偿时宜粗不宜细,关键是先搞起来,以后逐步完善。”

  基于这样的共识,去年12月初,陕、甘两省沿渭六市一区在西安签订了《渭河流域环境保护城市联盟框架协议》,提出一些基本原则:设定跨省、市出境水质目标,按水质目标考核并给予补偿;各出境断面的考核因子暂定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两项;各考核断面的出境水质以两省环保厅共同认可的监测结果为依据。

  补偿推动治污

  得到补偿,要把治污压力变为动力;补偿别人,自己更要铁腕治污

  “陕西主动给我们补偿,我们没想到。”高嶙和杨永晖都谈到,陕西省政府和环保厅的领导两次来调研,他们都参加了。陕西方面当时表态,甘肃交出合格的水,付出了代价,不补偿说不过去。“人家说到做到,体现了对我们的支持与尊重,也在全国起了示范作用。”

  他们也表示,补偿是好事,但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渭河既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也是定西、天水人民的母亲河。用当地人的话说,渭河流域是定西、天水两市的“金腰带”。《渭河流域环境保护城市联盟框架协议》提出,陕、甘两省沿渭各地携手保护渭河水环境,共建千里渭河生态长廊,实现渭河流域水质联防联控及水质保护目标。

  目前,定西、天水两市工业企业较少,影响渭河干、支流水质的主要是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和农业面源污染。

  定西市提出,到2015年沿河的渭源县、陇西县、通渭县、漳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负荷率均要达到75%以上,其生活污水再生回用率、污泥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20%和50%以上。严格监管马铃薯淀粉生产等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全面实施规模化禽畜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污染治理。

  鉴于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已占全市废水排放总量的82%,天水市规划建设了7座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厂,目前已有2座运行,5座正在建设。规划建设了6个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场,目前已有5个投入运行。市政府还要求环保、农业等部门,严格审批新建规模养殖场,积极推广发酵床生态养殖等技术,并引导小型养殖场建设沼气池处理废水和粪尿。

  补偿别人,自己更要铁腕治污。陕西为解决渭河黑臭问题,“十一五”期间在全流域关闭200多家造纸和小化工、小电镀企业,流域内54个县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厂,设区市的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30%提高到2010年底的70%以上。渭河陕西出境断面消灭了劣Ⅴ类水体。

  今年3月10日,西安市又关闭了6家造纸企业。西安市环保局副局长张炳淳介绍,造纸企业是影响西安市渭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源,根据西安市造纸企业关闭淘汰工作目标,今年年内还要关闭一批造纸企业,并全部取缔化学制浆造纸工艺。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陕西在省内沿渭四市一区实施断面水质考核,哪个地方的出境断面水质不达标,由省财政直接扣钱。截至去年底,全省共扣8000多万元。“去年渭河水质变化很大,说明扣钱很管用,它逼着各市自己想办法治污。”何发理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