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让河湖与城市共呼吸
治理后的摸底河成为人们漫步的好去处。
初秋的四川成都,刚刚挣脱酷暑的包裹,尚未一下子从高温里走出来,中午仍然很热。午休过后,青羊区青羊上街398号院的街坊邻居们拎着水杯,陆续聚到河边的树荫或是凉伞下,下棋、打麻将、摆龙门阵,笑声、争执声、起哄声,伴着摸底河的流水声飘向远方。
问到摸底河的变迁,老人们来了兴致。
73岁的王光秀老人是土生土长的老成都,在摸底河边长大。“小时候河水很清,村民们都在河里洗衣服、洗菜。”68岁的王光祥回忆说,“去河里随意掀开一块石头,都能抓到螃蟹或小鱼小虾。”老人们的下一代也加入讨论,“不知不觉河水就变脏变臭了,经过治理,现在稍有好转。”
398号院与摸底河只有一街之隔,河水就在他们眼皮底下,由清变脏,又将由脏变清……今年,成都市在中心城区启动“宜居水岸”工程,将努力重现“六河贯都、百水润城”的盛景。
探因:污染点多面广,生产生活污水是罪魁
“要不是河水变清一些了,我哪敢在河边接受你的采访哟。”与记者一起到摸底河边的青羊区城管局副局长刘军直言不讳,“以前,摸底河河道里累积的污染物就像棉絮一样,河水黑乎乎的,气味很大,没法靠近。”
附近居民接过了话茬:“每天早上一早和下午四五点气味最大,是那种难闻的腐臭。我住6楼都闻得到。”她解释道,“一早一晚洗漱洗澡冲厕所的污水量大。”
摸底河发端于都江堰,流经郫县、高新区、金牛区,在青羊区送仙桥汇入南河,是成都市中心城区6条主河道之一,汛期能助上游泄洪和沿途排涝,平时可解决沿岸居民生产生活用水。
然而,美丽的摸底河一度变得浑浊、肮脏,充斥着难闻气味,变成了人们口中的“臭水沟”。
刘军解释道,沿途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多,污染点多面广、成因复杂。河道长时间的淤积形成大量黑臭底泥,加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河道沿线房屋及人居量大幅增加,大量生活污水不能正常进入市政管网,直接排入河道内,造成摸底河河道水质变差、变臭,最终形成一条令人作呕的黑臭河道。生产生活污水是形成“臭水沟”的罪魁祸首。
摸底河两岸的立体挡墙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下河排污口。摸底河在青羊区境内长13.1公里,有21处涉及排污的下河口,在金牛区境内长10公里,有33个排污口。
“排污时大的像喷泉一样!”刘军这样形容自己当时的观感。
治河:对全市562个排污口全面截污
“顺着下河口查找污染源就跟破案一样,有时得借助专业机构力量,必要时还得动用机器人等专业设备。”做城管工作20多年的刘军,最近几年才分管水务工作,自感压力不小,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位“门外汉”,很快被逼得成了“大侦探”。
他带记者实地查看送仙桥古玩市场附近的排污口。“当时流出来的液体呈乳白色,反向溯源、顺污寻源,排查了一个月时间,还是没找到源头,只好请环保部门帮忙,通过取样比对,最后在几百米外找到了‘真凶’——浣花北路某居民小区生活污水未接入污水管,而是直接接入了雨水管。”记者看到小区门口被围挡起来,区城管局正在新建管道,将污水接入浣花北路污水井。
“找到凶手就要抓起来。”刘军介绍说,青羊区组织专业机构深入调查下河排污口排污原因,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实施编号管理,制定了科学的治理方案。治理沿河居民院落、企事业单位雨污分流不彻底、管网病害等情况,解决污水入河问题。其中,通过管网疏掏、封堵连通管等方式,对省医院宿舍等重点难点下河排污口进行了彻底治理。截至目前,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共治理排污口15个。
2016年,成都市重点开展了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中心城区下河排水口污水治理、农村污水综合治理试点项目,主要涉及岷江内江、沱江流域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为了提升河水的“清洁度”,一方面,成都利用面源治理和活水循环等手法,对黑臭水体进行治理,另一方面,还对全市562个排污口全面截污,并对中心城区河道清淤。
“当前摸底河水质为劣5类,要实现清澈见底,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上游稳定来水和污染源控制有力。”刘军信心满满,今年年底要完成下河口截污治理,下一步将进行河道清淤和生态治理工作,明年5月底基本实现河水自净功能……记忆中“鱼翔浅底,白鹭翻飞”的摸底河,有望回到人们眼前。
亲水:实施中心城区宜居水岸工程
历史上的成都一直是个河流密布的“活水之城”。现在成都中心城区有6条主河道、76条支渠,总长约583公里。尽管水网纵横交织,但缺乏系统治理,河道水质差、水量不足,水系、河岸和风道不通,水景观缺乏特色、品质不高。
如何让这座因水而兴的城市水韵传承?
今年8月,成都开始谋划大做“水文章”:未来3年,以建设“宜居水岸,活水成都”为目标,实施中心城区宜居水岸工程,在开展以截污、清淤、输配水为主的水生态治理的同时,将水岸景观提升放在重要位置,以有效改善城市水环境,真正实现“河湖与城市共呼吸”。
摸底河流域整治项目被纳入成都中心城区宜居水岸工程首批4个项目之一。先期启动的示范段建设长约3公里,以提升居住环境、增加居民活动场所为目标,打造集宜居、环境、游憩活动、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小桥流水人家”宜居水岸。
改善水质、打通滨河通道和增加绿化面积是这一河段的改造重点。“‘水岸三通’工程要实现水系通、河岸通、风道通。”刘军说,如果水系、河岸、风道不通,即便水资源再丰富,也不能连点成线、串线成景。
“臭水沟变成景观河,跟它做邻居,我打心眼里高兴。”听到摸底河打造宜居水岸的消息,68岁的龚云华非常支持。打通河道要拆掉她居住的磨底河沿街2号院的围墙,她楼上楼下跑来跑去,征求了107户意见,大家纷纷表示同意。
据刘军介绍,在送仙桥一带,不仅两处不通的河道将被重新打通,沿岸建筑、河堤驳岸和滨河植被也将得到整体提升。此外,将以送仙桥古玩市场为基础,强化文化博览、收藏鉴定、藏品拍卖等相关产业功能,打造送仙桥文博中心。
“再不用看着水在眼皮底下流而无法靠近了。”送仙桥边的398号院居民,期盼着水越来越清,期盼着“宜居水岸”早日变成现实。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