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海水将为全球淡水供应开辟广阔前景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慧聪水工业网    点击数:1948    更新时间:2009/12/31

    现状    

    全球淡水资源正在枯竭,已成为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从人类的终极生存目标而言,海水淡化已经成为解决水危机的最后防线和救赎。目前,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中东地区,已经把海水淡化作为主要的淡水资源。    

    海水淡化是解决我国沿海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必然趋势,随着海水淡化技术的日臻成熟和海水淡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海水淡化”将呈现出比“跨流域、远距离调水”更大的价格优势。    

    据了解,我国在反渗透法、蒸馏法等主流海水淡化关键技术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3000立方米/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程,以及5000立方米/日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已建成运行的海水淡化水产量约为3.1万立方米/日;海水直流冷却技术已进入万立方米/小时级产业化示范阶段。我国海水淡化成本逐步下降,目前已接近5元/立方米。

    难题

    虽然大力发展海水淡化的时机已成熟,但业内专家一致认为,我国制约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还有三道坎:

    一是水价相对高海水淡化吨水成本虽已经降到4至5元/吨左右,但相对于大部分沿海城市1至3元/吨的自来水价格而言,仍然偏高,这是因为海水淡化水价计算是按照工程成本计算,而自来水价格是政府指导价格,享受财政补贴。如果政府能加快水价改革,建立淡化水和自来水公平的竞争机制,势必会加快我国海水淡化的步伐。

    二是核心技术少膜法海水淡化三大核心反渗透膜、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等技术,仍被美、日、德等发达国家所垄断,基本依赖进口。我国已成为继美国陶氏、海德能、科氏和日本东丽等公司之后,全球第五个具有反渗透膜生产能力的企业。但和发达国家的投资规模相比,我们还相差甚远,国内目前大、中型海水淡化工程基本采用的仍是进口膜。而一套海水淡化工程,仅膜装置就要占到工程总投资的40%左右。

    三是危机意识差我国目前海水淡化工程数量少、规模小,日产量仅为世界的1%。我国现已投入运营的20多个海水淡化工程,总产量在10万吨/日左右,还抵不上以色列、沙特等国家一个工程的水处理量。靠海不吃“海”,根本原因还在于对我国水资源方面的危机意识不够,对海水淡化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认识不足。

    前景

    据专家预测,未来20年国际海水淡化市场将有近700亿美元的商机,我国应占有充分份额。根据全国海水利用专项规划,到2010年,我国海水淡化规模将达到每日80万至100万吨,2020年我国海水淡化能力达到每日250万至300万吨。届时,我国海水淡化的成本还将逐步下降。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气候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变化机…
近年来,北极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变暖速率的2-4倍,这对北半…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