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缺水需长期关注

作者:杜悦英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点击数:995    更新时间:2010/4/29

  西南大旱至今未解。绵延数月的干旱由何而来?又给中国人以怎样的警示?在近日举办的“自然之友绿色多边论坛之西南大旱思与行”上,常年在中国西南地区从事一线考察和科研工作的中国荒漠化治理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杨勇给出了他的看法。

  杨勇认为,西南大旱首先属于资源性缺水,即自然条件导致缺水。西南地区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中最复杂多样的区域,宏观上属于湿润热带与亚热带长绿阔叶林自然带。但由于地貌特殊,在同一纬度也有可能某些地区非常湿润,而局部区域相对干旱、燥热,形成以稀树灌木草丛或旱生灌丛植被为主的类似荒漠、半荒漠的干旱河谷景观。

  杨勇说,在西南地区,降雨量有季节和地域的差别。云南的西南端和南部西双版纳的降雨量能达到1500-20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达到3000毫米,但是在云贵高原和一些地方只有500毫米以下。

  另外,西南干旱也有极端性气候周期性的原因,极端性气候在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一般来说具有周期性的规律,比如人们经常说的50年一遇,100年一遇,但极端性气候天气近年来高密度、高强度频发,这一态势应该引起人类反思——西南大旱是不是各种矛盾交织积累起来的一种反映?是不是人类的行为导致了旱情加剧?

  杨勇表示,人类活动导致的问题,一个可能是工程性缺水的矛盾现在逐渐显露,二是水电建设。在旱情较重的云南,其大江大河干流上的电站真正形成扩容能力的还比较少,其他的大型电站还在建设之中。杨勇预计,未来随着大型水电工程的建成和运行,如果再遇到这种极端性气候,产生的问题可能会更严重。

  从这次旱情来看,我们的水利资源调度几乎失灵,没有水资源调度的机制,信息的交换、沟通以及上下游之间相互平衡、兼顾的机制、制度和理念都还没有形成。

  水利设施方面,近年来的水利建设主要倾向于水电,而水电建设当中很少考虑到水利的功能。杨勇认为,一条河流除了水电的利益以外,还应当考虑到农业、工业、城市以及生态等利益,一条河的水资源功能应该是多方面的,不应该仅把水电资源最大化。

  以往建设的水利系统,长期处于投入不足、老化的状态,而且耗损严重,综合这些因素,工程性缺水的矛盾已经显露。

  杨勇还提到,西南地区一级支流、二级支流的开发力度非常大,而且开发强度超过了干流。云南坝子多,这些坝子一般来讲都没有太大的径流,大部分是在坝子当中建一些水塘维系坝子的发展,而这些坝子近几年发展的规模、速度非常快,如果要靠这些水塘维系人口众多的坝子,在极端气候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问题。“在云南山区建很多小的水塘子,如果没有规划,也会改变地表径流的天然情况。”杨勇提醒。

  杨勇也关注到,这几年西南地区矿山开采力度很大,几乎是遍地开花,从单一的开采已经发展到洗选、冶炼、加工等,这不仅对地表水,对地下水也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此外,城市的盲目扩张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均用水量大增,景观耗水量增大,种植结构的改变等也使耗水量增加。

  杨勇提醒,水质性缺水值得警惕。水污染造成的缺水已经开始显现,农村大量施用化肥,新农村建设等等,形成了大面积的面源污染。城市方面,生活污水大量增加,垃圾处置粗放,也导致了水污染。

  他最后提到森林采伐和外来物种的侵袭对于西南生态系统的影响。20世纪60-80年代的大量采伐,外来物种的影响,如大面积种植桉树、橡胶树、紫金罗兰等,还有大量花卉和烟叶在云南大面积种植,人口的压力,加上快速发展的态势,“中国,也包括亚洲东部,生态系统是非常脆弱的。”杨勇说。(记者 杜悦英)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气候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变化机…
近年来,北极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变暖速率的2-4倍,这对北半…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