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积极创建节水型海岛城市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建设报    点击数:1907    更新时间:2010/10/3

  舟山是中国唯一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素有“海天佛国、渔都港城”之美誉。全市区域总面积11.14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440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岛屿1390个,其中住人岛屿140个、万人以上住人岛屿11个。下辖四个海岛县(区),户籍人口97万。舟山本岛面积502.6平方公里,为我国第四大岛。

  舟山地处中国东部黄金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背倚中国长三角广阔经济腹地,是中国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门户,舟山跨海大桥的建成使舟山融入了上海、杭州三小时经济圈,区位优势更加凸显。舟山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素有“中国渔都”之美称。舟山港湾众多,航道纵横,水深浪平,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天然深水良港。舟山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两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众多的海洋特色休闲旅游岛屿,令人神驰向往。

  战略选择―――舟山发展水为先

  舟山岛海相依,水天相连,但由于地处海岛,受地理条件限制,这里淡水资源非常短缺,基本依靠大气降水补给,水资源总量6.9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近700立方米,不到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1/3,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城市,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舟山经济社会特别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解放以来全市已发生干旱40余次,上世纪90年代旱情更为突出,1994年 1997年连续4年旱情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创下了历史之最,也导致舟山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港、景、渔”资源优势不能很好发挥。从“水之殇”到“水之治”,早在1998年,舟山市委、市政府就作出了“舟山发展水为先”的战略决策,在具体工作上,该市坚持一手抓境外引水,在开发利用保护好本地水资源的同时,大力建设大陆引水工程;另一手抓节约用水,积极开展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把提高用水效率、挖掘用水潜力,作为促进舟山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

  在舟山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在市水务局、市节水办的牵头组织下,全市相关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机关、学校、医院、宾馆、街道(社区)等积极参与,广泛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建立和完善了行政指导、法律规范、经济制约、科技挖潜、宣传引导等多重手段相结合的节水管理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自1998年开始启动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以来,舟山市立足实际,制定了《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方案》,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网络,落实工作责任,经过十年努力,各项节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该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的各项指标均达到考核要求,个别指标比较领先。万元地方生产总值取水量为10.86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为9.39立方米,分别为全国平均值的5.1%和8.0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2.03%,节水型企业(单位)覆盖率达24%,城区供水管网漏损率下降到11.02%,居民生活日用水量为90.2升,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1.7%,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99.62%,非常规水资源的替代率达到39.27%,节水专项财政投入达到市财政总支出的2.3‰。

  凝聚合力―――节水从我身边做起

  让节水、爱水成为全民的自觉文化习惯,这是舟山创建的基础工作。为提高市民的节水意识,市节水办和宣传部门共同制定了节水宣传计划,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宣传工作,定海、普陀两区政府以及新城管委会也制定了宣传方案,在各自区域开展了节水与创建宣传活动。市节水办、市水利局、市环保局、市经贸委等部门在每年的“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世界环境日”、“节能宣传周”等活动期间,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或以户外广告、设点咨询、发放节水宣传品、节水器具展示、有奖问答、游戏互动、万人签名等形式,广泛开展节水宣传,使节水理念深入人心。“节水从我身边做起”,这是舟山普及节水知识时提出的口号。该市每年利用广播电视开展的节水知识普及宣传,聘请节目主持人为节水形象大使,制作节水公益广告、节水小知识栏目和节水专题报道,宣传节水典型,曝光不合理用水及浪费水的行为。经常开展“节水进校园”、“节水进社区”、“节水进企业”等主题宣传活动,多次冠名举办节水摄影比赛、节水文艺演出、猜节水灯谜、节水征文比赛、节水杯体育比赛等活动,广泛宣传介绍一些与群众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器具,不断提高了群众的日常节水技能。

  舟山市注重将创建活动引向基层。去年上半年,市节水办与市经贸委联合在11家工业企业中开展了节水型企业创建活动,他们联合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旅游局在28家单位中开展了节水型单位创建活动,联合定海、普陀两区政府在10个社区开展了节水型社区的创建活动。市节水办深入到每个单位进行具体指导,帮助开展水平衡测试以及建立“三同时、四到位”节水管理制度,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参与创建的企业、单位和社区均获得了“节水型企业(单位)”、“节水型社区”称号。2009年底,第二批6家节水型企业(单位)的创建工作目前也已完成,至此,全市的基层创建有了坚实基础。

  加强管理―――节水机制富有成效

  舟山市通过落实节水工作机制,强化全方位节水管理,把城市节水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编制节水规划。该市编制完成的《舟山市城市节水专项规划》,对优化配置水资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用水效率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对污水再生回用、海水利用、雨水利用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做出了专门规划,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和措施。

  二是完善规章制度。该市于1994年、1996年制定并实施了《舟山市城市供水管理暂行规定》和《舟山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实施办法》。2009年又增加了《舟山市节约用水奖励办法》、《舟山市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建设项目节约用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升了节水法制和政策保障水平。

  三是加强节水“三同时”管理。2008年以来,该市进一步推进了“节水三同时”工作,对涉及耗水的建设项目从立项、可研、建设许可、竣工验收等环节进行严格审查。2010年2月,市政府又以文件形式,对实施“节水三同时”制度的范围和责任主体、相关工作措施和操作办法,进行了重新明确规定,使这项工作更加规范。

  四是建立投入机制。舟山市专门安排了节水资金,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单位加大节水投入,并帮助企业多渠道筹集节水技术改造资金,对引进国产节水设备的,可按规定比例享受减免税。市级财政自2003年起,建立了节水资金专户,市节水办收取的超计划(定额)加价水费全部缴入该专户,2007年又把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加价部分收入归入专户,并全部用于节水工作。

  塑造亮点―――破解城市用水难题

  舟山市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充分发挥经济杠杆和市场引导作用。2007年经省物价部门批准,舟山市开始实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同时,对困难群众予以适当减免。2007年8月,对污水处理费进行了调整,2009年8月核定了再生水价格。

  从2003年开始,舟山市对城区所有用水户实行了计划管理。在此基础上,2006年对月耗水100吨以上的工业企业,进行计划用水管理。从2007年起,实施生活用水定额制度,对宾馆旅游服务行业、特种行业、建筑业、机关事业团体单位实行定额用水管理,对所有超定额用水,按三级累进加价办法收取加价水费,并对节水成效明显的企业、家庭、个人进行了奖励、表彰。

  与此同时,舟山市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开拓创新,塑造亮点,努力完善节水工程体系。

  一是改造非节水器具。从2008年始,该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区居民家庭非节水器具改造。经过两年的努力,共投入500余万元,免费为4万多户城区居民家庭改造水龙头9万余只、座便器内芯3.5万套,取得了良好的节水效果和社会效益。

  二是推广利用污水、再生水和非常规水。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2座,日处理能力达6.5万吨。建成再生水利用工程一座,通过5公里管道引水到城市河道,并大量用于绿化、景观补水以及道路洒水等,日利用再生水近3万吨。积极发展海水淡化,在解决小岛边远地区的用水上,已建7项海水淡化工程。引导企业积极利用雨水,用于景观补水、消防备用水。鼓励企业利用海水,在水产加工企业中,初级加工阶段直接使用海水已在逐步推广,发电厂全部使用海水冷却,年利用量达2亿多吨。

  三是改造供水管网。为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和消除“黄水”现象,自2000年起,该市每年投入近千万元,对城市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先后改造供水管网500余公里,使管网漏损率从近20%下降到10%以下。

  四是推广节水技术。该市积极鼓励用水单位加大节水技改力度,他们采用先进节水工艺、技术和设备,应用中水回用、海水直接利用技术,开发、生产和推广低水耗的用水产品。2009年,市经贸委、市质监局、市节水办联合在全市2吨以上锅炉使用单位推广“锅炉冷凝水回用技术”并出台了地方技术标准,给予企业一定的资金补助,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在节水技术改造上的投入积极性。

  目标定位―――实现人水和谐发展

  通过创建节水型城市这个有效载体,舟山市的节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

  ―――群众节水意识更强。通过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群众的合理用水、节约用水行为习惯不断养成,跑、冒、滴、漏基本杜绝,节水器具广泛使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企业机关自觉整改,管理人员时刻关注,用水效益处处衡量,已日益成为海岛城市的常态。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近两年来,该市在实现国民生产总值连续两位数增长的同时,用水量同比却以较小增幅上升,2008年、2009年的GDP增幅分别为14.5%和11%,而用水量的增幅则很小。同时,随着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减少了污水排放量,提高了水生态环境质量,节水效益不断显现。

  作为海岛城市,水资源的开发成本非常高。因此,限制高耗水行业,加强节水工作,最大限度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是舟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舟山目前正在努力建设成为一个中国重要的国际性海上开放门户、国内一流的现代化海洋产业基地和全国独特的群岛型港口宜居城市。当前,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把舟山定位为“发挥海洋和港口资源优势,建设以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渔业等为重点的海洋产业发展基地,与上海、宁波等城市相关功能配套的沿海港口城市”,并明确把舟山海洋经济综合开发试验区列入重大改革试验。这是舟山进入大桥时代、又一次面临的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舟山发展水为先”,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节水工作必将迎来新的挑战。

  既要经济发展,又要青山绿水,是舟山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的工作方针。我们确信,随着舟山建设者的不懈努力,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节水管理水平,舟山必将成为一个文明秀美和谐发展的美好家园 。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延伸阅读
没有相关文章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森林储存的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40%,是陆地上除永冻土之…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