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地区出境水量年均增加105亿立方米

作者:何伟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1043    更新时间:2010/10/5
   新华网西宁10月5日电(记者 何伟)自2006年以来,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出境水量逐年增加,年均增加量达105亿立方米,增水效果显著。

    监测数据显示,2006年三江源地区出境水量仅为412亿立方米,到2009年出境水量达到了727.29亿立方米,平均每年增加105亿立方米。“由于今年降水量持续增加等因素,预计三江源地区出境水量将会更高。”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1975至2004年,长江源平均每年向下游供给水资源总量为124.3亿立方米,2005至2009年增加到年均168.9亿立方米,表明长江源对下游地区供水的能力明显增强。

    1975至2004年,黄河源每年向下游供给的水资源总量为201.9亿立方米,2005至2007年年均195.1亿立方米。专家分析,1975年以来,黄河源水资源总量持续降低,但从2005年以后,其降低趋势明显减缓,且吉迈站年径流总量出现增加的趋势,表明该时段黄河源的供水能力有所改善。

    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工程部主任郜贵恩认为,近年三江源地区出境水量逐渐大幅增加,一方面源于近年全球气候趋向暖湿化,三江源地区自然降雨量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因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效果已经开始显现。

    郜贵恩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退牧还草、人工增雨等生态工程的实施,三江源地区水源涵养功能有所恢复,增水效果显著。以人工增雨为例,2005至2008年,三江源地区人工增雨累计增加降水172.56亿立方米,对增加区域径流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4000多米,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和水量补给地,也是中国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功能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地球之肾”。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森林储存的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40%,是陆地上除永冻土之…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