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剂药方“问诊”巢湖污染
未来五年该怎么治理巢湖?近日,记者从环保部门了解到,《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出炉。该大纲针对巢湖“污染负荷超出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最大症状,开出了巢湖流域预防西南、治理西北、防治东部和修复湖区的四剂治污药方。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整治后,巢湖目前依然存在的最大问题便是污染负荷超出水环境承载能力。
长期以来,工农业发展和城镇建设重速度轻质量、重生产轻环境的倾向比较严重,巢湖每年接纳了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加之农业化肥流失、土壤侵蚀、内源释放等内外污染源共同影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水环境承载能力。
加上上世纪70年代前长期围湖造田等原因,环湖自然生态湿地基本损失殆尽,生态系统退化削弱水体净化能力。
针对巢湖流域的症状,规划中开出了四味药,即预防西南、治理西北、防治东北和修复湖区。
巢湖流域涉及我省合肥市、巢湖市和六安市舒城县,流域面积1.35万平方公里。其中,流域内集中了三个饮用水水源地,分别为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和巢湖市水源地。根据主要入湖河流的地域分布将巢湖流域划分为4个控制区,即合肥市控制区、六安市控制区、巢湖市控制区和湖区控制区。
巢湖西南部的六安市以水污染预防为主,提供清洁水源减轻湖泊富营养化;巢湖西北部的合肥市以治理为主,调整重污染产业结构,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另外两味药方分别是东部防治和湖区修复,规划指出东部防治,且防治并重,严格控制新增高污染、高风险工业,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入湖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巢湖湖区以生态修复为主,综合防治蓝藻水华。
规划中坦诚,承接产业转移会给巢湖水环境保护带来一定压力。综合考虑行业特征和技术进步因素,初步预测,到2015年巢湖流域工业废水和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将增加30%以上,水环境风险防范压力进一步增大。
记者了解到,这个规划虽然给出了很详细的药方,但十二五期间,如何更好地治理巢湖流域,大纲中也提出还要制定更加详细的治理方案。 (王小英)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