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保护与开发之博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环境保护    点击数:3062    更新时间:2011/10/18

 

    鄂尔多斯:“非典型”的发展样本

    从宁夏石嘴山出发,以黄河为界,横跨黄河,到达黄河的东岸,这里便是鄂尔多斯的地界。鄂尔多斯曾是内蒙古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被称为内蒙古的“西部”,后来则因富含“羊”、“煤”、“土”、“气”等资源,得以实现GDP的突飞猛进,成为当代中国城市“非典型”的发展标本,一举“扬眉吐气”,迈入“黑金时代”。鄂尔多斯70%的地下据说都埋藏着煤炭,已探明的储量占全国的1/6,煤炭已成为鄂尔多斯的支柱产业。

    沿着109国道向东,沿途我们看到连片的工业开发区,据曾多次进行西部生态状况考察的黄河行的领队赵连石介绍,几年前这里的许多地方还是半干旱的草原。攀上公乌素镇与鄂托克旗交界处的一座岩石嶙峋的高山,在光秃秃的岩石间,我们看到成簇生长着的半日花。半日花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在岩石表层没有任何表土的恶劣环境下,一朵朵黄色的小花依然在倔强地绽放。半日花因每次开花时间可持续半天,由此得名。赵连石告诉记者,半日花是一种古老的濒危植物,曾与恐龙同时代生存,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在山顶悬崖边上,赵连石指给我们看一块岩石上的苏铁化石。赵连石说,去年他在山顶上还看到两块苏铁的化石,今年另外一块化石已不见踪影。就在离我们看到半日花和苏铁化石很近的地方,有一个深凹下去的探矿的大坑。据赵连石分析,另一块苏铁化石有可能是在探矿时被碰掉了。

    当记者向赶来与我们见面的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邓景贤询问是否应该开发这里时,被告知这里不是半日花的核心保护区。据邓景贤介绍,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古老残遗濒危植物及草原向荒漠过渡的植物带和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的植物从第三纪演化至今仍带有荒漠特有种群标记。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有335种野生植物,其中特有的古老残遗种及其它濒危植物就有72种。邓景贤承认,保护区现在面临着保护与开发利益冲突的压力。

    而在赵连石看来,半日花对于研究亚洲中部,特别是我国荒漠植物区系的起源以及与地中海植物区系的联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不管是在保护区内,还是在保护区外,都需要加以保护。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北欧亚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米晓琳对记者说,看到这样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我们是否不应仅指责政府,也应思考我们每个人需担负的责任。西方人是否太热衷于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购买各种价格便宜的商品。每一种商品从生产到加工过程都需要经过许多道工序,需要耗费资源和能源。我们是否都该问问自己,是否在不知不觉中消费了许多并不需要的东西,是否都应该少消耗一些。

    随着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呈现向西部转移的趋势,这对黄河水质造成了威胁。站在山顶眺望周围的工业园区,同行的前美国驻华使馆参赞艾坚恩若有所思地对记者说,从黄河大桥的内蒙古边界到我们经过的工业园区,一路上都能看到各个企业的烟囱。为摆脱贫困和尽快走向富裕,中国的西部正在加快开发的脚步。而在西部的开发过程中,需要警惕污染从发达地区向欠发展地区转移。

    登临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境内坐落在红砂岩山顶的阿尔寨石窟寺,遥望着山脚下这片见证了历史风云变幻的荒漠草原,不禁令人浮想联翩。700多年前,成吉思汗征战西夏,途经鄂尔多斯,被这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所打动。成吉思汗曾在阿尔寨石窟养伤,最终长眠于此,这片沧桑的草原见证了那个旌旗飘扬、金戈铁马的年代。而此时此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在我们脚下的这片草原,各种旱生植物--其中不乏许多珍稀濒危的植物物种--依然顽强地生存着,在星移斗转中不倦地衰荣演替。然而,就在距此不远的地方,昔日的草原却变成了工业园区,曾经奔淌不息的农耕河流也演变成工业河流。如果持续推崇“无工不富、无工不强”的观念,按照目前的开发速度,这片草原还能继续永远完好无缺地留存下去吗?

    入海口:保护区与开发区之争

    走近东营黄河入海口风景区,红、蓝、绿,多种色彩交织在一起,五彩斑斓。红的是被当地人称为红地毯的碱蓬草,蓝的是天空和蓝天辉映下的水面,绿的是水草和芦苇。来到黄河入海口,水天一色,从雪山和冰川走来的黄河,从涓涓细流汇集成川,逐渐变得波澜壮阔,直到最后复归安静平和,汇入大海,充分印证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意境。黄河从中上游携带而来的大量泥沙,每年将大约16亿吨的泥沙淤积在入海口,"沧海桑田"在这里得到了真实的诠释。

    黄河河口处于海陆生态交错区,是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亚洲东北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及越冬、栖息和繁殖地。然而供职于胜利油田的东营环保人士任增颖告诉记者,为了搞海水养虾而进行的海水倒灌,造成了这里湿地面积不断萎缩,土地盐碱化程度加剧。2001年,“绿家园志愿者”召集人汪永晨曾组织志愿者到这里观鸟,那时候这里的湿地中水鸟铺天盖地,曾令观鸟者极度兴奋。可当今年我们来到这里时,却没有看到大片的水鸟。

    由于富含石油资源,黄河三角洲及滨海区已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来到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门上写着,为后代留下一片蓝天碧水,而在紧邻保护区大门的对面,就建起了化工企业。汪永晨说,去年在保护区的大门口,还只是远远地能看到周围有工厂的厂房。

    从产业链角度讲,在油田附近修建化工园区看似是合理的。但据杨勇分析,目前化工园区中还建有生产农药的企业,与石油的产业链毫无关联,增加了高危产业对于周边环境的威胁。化工园区就建在生态环境敏感的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和黄河入海口,对于这里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如果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将对当地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黄河入海口仙河镇的退休老人范建玉告诉我们,原来这里曾到处都是芦苇荡,鸟儿的数量比现在要多得多,鱼虾河蟹更不用说。与以前相比,现在最大的变化是水比以前少了,也没有以前干净了,现在走在路上都能闻到化工园区的气味。

    一位从事生态保护工作的环保业内人士向记者感慨,如果单纯考虑生态保护或者经济开发都相对容易,但要同时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发,则无疑具有很强的挑战性,需要慎重对待。

    今天的黄河三角洲,石油化工产业群已颇具规模,这些企业会不会影响黄河入海口的水质,如何加强河口的综合治理,需要人们持续的关注。

    为了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陈凯麒建议,应该进一步加强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防治,采取生态修复等措施,在全流域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和湿地的保护,防止沿岸重点湿地萎缩,恢复地表水水质和水生态环境,以保证饮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上一页  [1] [2]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气候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变化机…
近年来,北极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变暖速率的2-4倍,这对北半…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