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黄入冀16年河北引入黄河水35亿立方米
中新网石家庄12月9日电 (黄芳)河北省实施引黄入冀工程16年间,先后通过山东位山、河南渠村、山东潘庄等三条线路引入黄河水35亿立方米,有效缓解该省东南部地区水资源匮乏的局面,而有“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生态环境也得到改善。
河北省水利厅9日在此间通报该省近年来引黄工程情况时作出上述表述。通报称,自1994年引黄入冀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截至2010年,共实施入冀输水16次,缓解了邢台、衡水、沧州三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彻底结束了沧州市区居民饮用高氟水的历史,同时,引黄回补地下水还改善了受益区的水环境,扼制了局部区域地面的进一步沉降。据观测,引黄渠道两侧1公里范围内地下水位升幅在1.0米左右。
据通报,2006、2007、2009、2010年该省分别进行了四次引黄补淀,生态应急调水9亿立方米。拯救了白洋淀水生态环境,为白洋淀的水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经初步调查,目前白洋淀鸟类已恢复到198种,绝迹多年的东方白鹳又重新出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达到30余只,灰鹤从几年前的数百只增加到5000余只。
据悉,该省计划在本引水年度利用河南渠村、山东位山和潘庄三口再引黄河水计8.0亿立方米。目前,潘庄引黄济津已于10月18日开始,位山线路引水已于11月15日正式开始,入境水量2500万立方米。渠村线路因河北省境内正在施工,预计年底前具备引水条件。
相关数据表明,河北省人均水资源量仅307立方米,为全国水平的1/7,低于500立方米的国际公认的极度缺水警戒线。为解决该省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水利部及河北省于1992年共同出资兴建了跨省、跨流域引黄入冀工程。该工程于1994年正式建成,在其后的数十年间逐步确定了位山引黄、渠村引黄入冀补淀和潘庄引黄济津三条线路,为该省的邢台、衡水、沧州、廊坊、邯郸、白洋淀地区提供工农业生产、城市生活用水。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