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首次针对鱼类自然繁殖实施生态调度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东方网    点击数:2972    更新时间:2011/12/13
  东方网12月13日消息:长江水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徐德毅12日称,为减少三峡工程对关键物种和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长江防总今年6月运用该工程展开了首次生态调度试验,促进了“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的自然繁殖。这是中国首次针对鱼类自然繁殖而实施的生态调度。

  徐德毅说,三峡工程是治理开发与保护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工程蓄水运行以来,防洪、发电、供水、航运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明显。在工程试验性运行阶段,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防洪效益的关系,研究生态调度方案,减少对关键物种和重要生境的不利影响,是拓展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提升三峡工程服务能力的需要。

  长江干流是“四大家鱼”的主要天然原产地,由于过度捕捞、水质污染,以及受到围湖造田等因素影响,长江流域渔业资源持续衰退,“四大家鱼”产卵规模锐减。

  同时,“四大家鱼”作为适应长江中下游江湖复合生态系统的典型物种,也是受三峡工程建设、运行影响较为重要的物种,其资源动态是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每年的4月底到9月是长江“四大家鱼”的产卵期,其自然繁殖离不开特定的水文条件,如持续的涨水过程、一定的水流流速、18℃以上的水温等。三峡水库蓄水以后,改变了河流天然的水文情势,尤其是“四大家鱼”自然繁殖所需要的涨水时间以及水温条件发生了变化。

  为促进长江中游“四大家鱼”的自然繁殖,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今年6月长江防总组织了为期4天的三峡水库生态调度试验及同步监测。通过调度三峡水库,每日日均出库流量增加2000立方米每秒左右。调度期间,出库流量从12000立方米每秒左右逐步增加到19000立方米每秒左右。

  水文监测结果表明,本次生态调度使得中下游不同水文站点水位持续上涨4~8天;与早期监测结果对比,“四大家鱼”产卵时间与历史自然涨水条件下响应时间一致,“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群体有聚群效应,并与其自然繁殖时的习性相符。试验初步证明生态调度对“四大家鱼”自然繁殖产生了促进作用。

  徐德毅表示,未来4~5年,三峡水库将继续在每年的5月中旬至6月下旬期间开展生态调度试验,并针对生态调度效果开展相关监测工作,动态优化水库调度,力争为在5到10年内逐步恢复长江“四大家鱼”渔业资源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森林储存的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40%,是陆地上除永冻土之…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