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水文章” 助城市升级
里水镇一景。该镇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目前正致力打造成休闲生态的“梦里水乡”。
开栏语:
作为岭南水乡,南海有着相当丰富的水资源。近几年,随着南海投入巨资治理被污染的河涌水网,水环境明显改善,水也成为南海城市升级的重要元素和纽带,南海正探索以河流湖泊为依托,来改变区域城市发展的功能和布局。自今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关注南海如何在推动城市升级的过程中,做好这一篇“水文章”,敬请关注。
南海无“海”,但却有相当丰富的水网。而且,南海区域内的水面还有“长大”之势。
最近,南海桂城街道传出消息,位于南港路的中央公园将动工建成活水公园,其中一个水塘将开挖成湖,并连通其北面的鱼塘,直通东平水道。
这并不是个案。湖和涌交错连通的南海,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铁腕治污之后,开始有意识地营造水环境,不仅对现有的水网进行改造,还开挖出一些新的水面,使得水环境成为南海城市的新亮点,以及推动城市升级的新力量。
“长大”的湖
虽然桂城中央公园还没有动工建设,但外界已认为这是要打造第二个千灯湖。按照规划,今年动工的首期工程,将把夏平路以北的鱼塘连通,对接佛山水道,并进行堤岸、绿化、水环境修复等工作;二期工程则将开挖中央公园内的一个水塘,使其扩大成湖,并将一期工程向南与其连通;远期工程还将通过涵道等设施将湖区连通东平水道,形成活水湖效应。
西樵山脚的锦湖,也正在“长大”。作为听音湖片区建设的基础工程之一,锦湖开挖以扩大湖面,并将通过水面落差形成瀑布,而湖面的面积将在开挖后扩大数倍。截至去年11月30日,湖面已开挖扩大了70多亩。
在南海这样一个正加速城市化的区域,将大片的土地挖成湖面,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而实际上,早在一年多以前,千灯湖也已经经历了一次“长大”。经过一年多的改造,原千灯湖与虫雷岗公园内湖相连,新的湖面水体比过去更为壮观和美观。而连接东平水道和千灯湖的一环东涌,也是在2008年前后,一方一方挖出来的。
从治水到造湖
作为岭南水乡,南海水网密集,只是因为工业和生活污染,有些内河涌淤塞发臭。而南海的发展转型,与水密不可分。前几年,南海铁腕治污,其中重要内容就是水污染治理。
2008年始,一场声势浩大的“活化水资源、整治内河涌”治水行动,在南海全区吹响冲锋号。通过“截、治、疏、引、管”等措施,南海建设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修建泵站消除“内涝”、清淤植绿引水活涌……先后共投入资金75.63亿元,整治河涌627条共1530公里。如今,南海内河涌已基本实现水清岸绿的景象。
治水是还原南海的水网风貌,而湖体的开挖扩大,又在丰富着南海的水网。这是在“造水”。
当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紧挨着一环东涌建设时,中山大学教授袁奇峰曾建议,可以沿着一环东涌打造数个小湖,形成“马赛克”式的水网拼接。而随着新的湖体开挖,这些湖体又与原先的水网相连,便有望形成有网络、有节点的大水网,新的城市水环境便随之而生。
水成城市升级要素
“水为财”,广东有这样的说法。但是,对水的偏爱,并不能完全解释南海从治水到造水的演变。在水环境的再造中,南海开始有意识地将水作为城市升级的一个要素。
已经建成的项目,透露着这一思维。千灯湖的改造,为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营造了更好的环境,也为南海中心城区的北延奠定了基础,“泛千灯湖”概念由此而生;在大沥联滘片区,九龙涌的改造,又为广佛国际商贸城核心区的建设,埋下了环境伏笔。
在建或将建的工程,同样体现着这种思路。西樵锦湖的开挖扩大,是为打造一个文化旅游高地。在里水,当地在推动城市改造提升中,也将水环境的改造作为切入点。里水镇委书记朱辉球说,打造“三河六岸”,将辐射60%的里水城区范围。而在狮山镇委书记王雪的谋划中,狮山将以博爱湖为依托,打造有山水特色的城市核心。
策划:佛山日报记者管俊
采写:佛山日报记者管俊、陈逸群、赵岚、黄碧云
摄影:佛山日报记者周敏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