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业得过废水治理关

作者:蒋朝晖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2047    更新时间:2012/12/4
  天然橡胶加工厂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2011年的环境统计数据表明,全州天然橡胶加工厂废水排放量为695万吨,占全州工业废水排放量的41%。其中,化学需氧量(COD)产生量超过2.6万吨(占全州的40%),排放量约1.5万吨(占全州的75%);氨氮(NH3-N)产生量561吨(占全州的78%),排放量为556.01吨(占全州的80%)。


  天然橡胶加工业属于高耗水行业,制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如果能有效加强废水处理,行业有较大的减排空间。


  但是,制胶废水处理始终是行业难点,也是行业研究热点。经过多年探索,云南省自2011年7月开始,在全省天然橡胶加工行业逐步推广采用“厌氧+好养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使废水处理有了实质性突破。一年多过去了,这项工艺应用情况如何,制胶废水是否得到了有效处理,专家给出了什么建议?记者再次进行了深入采访。

 

  中国环境报记者 蒋朝晖


  前不久,记者到我国天然橡胶种植主产区之一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西双版纳州”)采访时了解到,西双版纳州96家天然橡胶加工企业中,45%以上的企业采用“厌氧+好养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建成试运行的治污设施运行正常,治污效果明显,部分企业治污工程通过了云南省环保厅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当前,云南省通过推广先进技术、提升管理质量等途径,进一步挖掘天然橡胶加工行业的减排潜力。


  企业为什么选择?


  厌氧+好养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能稳定实现达标排放


  西双版纳州橡胶加工企业中有关橡胶加工废水的污染治理工艺主要有3种,分别为生物稳定塘处理工艺、厌氧+兼性+一体化氧化沟处理工艺、厌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工艺。为何更多企业对“厌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情有独钟?


  据了解,西双版纳南博公司勐养标胶厂、中化国际向东胶厂、勐捧大胶厂、华热亚橡胶有限公司、关累制胶厂等胶厂的废水均采用“厌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进行处理。这些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选用这项工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在稳定塘后再采用生物膜法进一步处理废水,增加了废水达标的稳定性。


  西双版纳州环境监测站监测数据显示:采用“厌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多家橡胶加工企业废水经处理后的出水水质都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并在试生产期间全部回收用于橡胶加工生产,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如华热亚勐龙制胶厂生产线车间排放口废水污染物COD平均浓度为4180mg/L、NH3-N平均浓度为36.67mg/L。经废水治理设施处理后,COD为42mg/L、NH3-N为0.32mg/L。


  西双版纳州环保局局长阳勇说,经过多年实践,在比较了其他橡胶废水治理工艺的情况下,结合多年来的环境管理工作,表明橡胶加工废水采用“厌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进行治理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在现行的橡胶加工废水污染治理工艺中是较有效的。


  在云南省2012年10月19日召开的“十二五”天然橡胶行业加工废水治理工作现场会上,专家组对这项技术及其推广提出了明确意见:“厌氧+好氧(接触氧化)”废水处理技术能较好结合天然橡胶加工废水特征和企业区域特点,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实现了厌氧与好氧的平衡,具有投资适中、占地面积适中、运行费用较省、运行稳定等特点;技术在全省天然橡胶行业加工废水治理方面具有示范推广意义。


  据了解,此工艺不仅在云南、海南、广东等地橡胶加工企业运用,也引起东南亚各国政府的重视,老挝政府多次派人员到西双版纳州胶厂参观学习,并将这项工艺在老挝南塔省云橡投资公司南塔胶厂进行了运用。


  工艺有哪些优势?


  找准厌氧和好氧平衡点,有效增强治理效果


  “厌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能得到各级政府积极推广和企业的广泛采用,其优势是什么?


  研发并拥有这项工艺全套技术的海南现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现代公司”)董事长甘科雄告诉记者,“厌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最大的优势就是找准了厌氧与好氧的平衡点和工艺优化的突破口,这是增强废水治理效果的关键。


  甘科雄说,本着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和资源的原则,在橡胶加工废水处理设计当中,应优先采用将浓度较高的乳标胶废水与浓度较低的凝标胶废水分流的方法进行处理。让浓度较高的乳标胶废水先进行高效的生物厌氧处理,再与浓度较低的凝标胶废水混合。在尽量减少投加化学药剂的情况下,采用“厌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生物处理为主、以物化处理为辅的方法,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据了解,经过大量实践检验,“厌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具有4个明显特点:

  第一,精心选育优势高效菌种。用于生物处理方面的优势高效菌,在停机、不需要特别维护的情况下可保持半年,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目前,海南现代公司所承担的废(污)水生物处理工程均稳定达标,未发生过死菌现象。


  第二,接触氧化池中使用LW立体填料。经国内多所大学和研究单位证实,装填LW立体填料时,能达到更高的有机物去除能力和对氨氮去除效率。在海南现代公司技术人员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后,LW立体填料在正常使用下不堵塞、不破碎、不断裂,可以正常使用20年。


  第三,最大限度降低运行费用。通常情况下,不需要投加任何化学药剂即可保证废水达标排放,处理工程的主要运行费用是工艺所需的电耗。优势高效菌及配套工艺技术的优势,确保了生物处理工程的电耗非常低。


  第四,高效渣水分离器代替了通常的沉淀池和砂滤池。这种高效渣水分离器,在集成了传统沉淀、过滤设施优点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建设用地(约是沉淀池和砂滤池的面积的1/3),又能确保获得更高的处理效率,实现包括进水、排渣清洗、清理出水堰等操作的全自动控制。


  南博公司勐养标胶厂、关累制胶厂、华热亚勐龙制胶厂等3家橡胶厂的橡胶废水处理实践表明,采用“厌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污水经处理后主要污染指标COD、NH3-N去除率高,COD去除率可达98%,NH3-N去除率可达98%;工程投资适中,新建污水工程3100元/m3~6000元/m3,改造工程投资1000元/m3~5300元/m3;运行费用低,一般处理废水在0.14元/吨~0.46元/吨,主要影响运行成本的是当地电价。


  西双版纳州多家橡胶加工企业认为,“厌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虽然污水处理过程比较复杂,但操作很简单、方便,要求不高,调试的基本技术经培训易于掌握,难点在于菌种的培养、好氧和厌氧的运用上。但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也能掌握技巧。


  行业治水还有哪些改进空间?


  挖掘工艺管理潜力,提升减排空间


  随着“厌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成熟,天然橡胶加工行业废水治理有了更好的途径。从进一步改进工艺和完善管理等方面,云南省环保厅的领导和相关专家对橡胶加工行业废水治理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云南省环保厅副厅长杨志强认为,经过多年探索,全省橡胶废水治理技术已经趋于完善。鉴于天然橡胶加工用水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从降低运行费用、更加有利于总量减排考核的角度建议,一方面制胶企业要进一步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最大限度减少各生产工段新水用量,尽量实现工段内回用,从生产工艺全过程控制,努力减少末端废水的产生和治理。另一方面,具体承担治理工程的设计单位,要科学设计氧化塘、兼性塘、回水池等工程设施,保证出水在稳定达标的前提下实现循环利用和“零排放”。

  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许宏斌说,治理设施运行必须始终保持正常。同时,必须要有完整的运行台账和相关监测数据,以适应总量减排的需要。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逢乐对推广“厌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提出3点建议。一是要因地制宜,不是所有橡胶厂情况都一样,要依据水量水质找到厌氧与好氧的平衡点;实现投资适中、占地适中、效果明显。二是进一步改善工艺,新建厂可以适当提高档次,要从长远考虑污泥的处理,及去除磷的问题;同时,治污设施自动控制部分要进一步完善。三是管理上要适度提升,企业要把管理作为生产工艺中的一部分,努力实现长效达标运行。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陈建中认为,将来进行天然橡胶行业加工废水治理设计,一定要选好参数。由于设计和实际处理之间有差异,要将参数放大一些。厌氧要有足够的停留时间,接触氧化是能否达标的关键,时间和曝气量要充足,还要有足够的微生物。只要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就能保证达标。同时,一定要注意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设计造型时要考虑经久耐用、耗能低、经济实惠、便于管理。设计、施工完成后,管理体制应当进行调整,最好委托有经验、有资质方进行监管。另外,设备管理者要懂行,要充分把握橡胶加工行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尤其是要有管理微生物的经验。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气候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变化机…
近年来,北极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变暖速率的2-4倍,这对北半…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