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庐实现全域生活污水处理 小河清大河净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949    更新时间:2013/7/29

  幽幽荷香,阵阵蛙鸣。7月25日傍晚,记者走进浙江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一下子便扑进了荷的怀抱。

  这个溪流环抱的小山村,家家门前屋后遍植荷,村周围的田里也是荷。菡萏半开,荷叶翠盖,整个村子宛若绿海中的一叶扁舟。

  “莲是花中君子,‘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荷只有种在清水里才有味道。”小学教师出身的村主任周忠莲,满口“文化味”。在村中漫步,所有溪沟清水淙淙,大街小巷干干净净。留心四周,竟没有发现一片纸屑、一个烟头。

  周忠莲把此归功于县里的“清水治污”工程。她介绍,前些年,村民们富起来了,但是环境“脏乱差”一直没有改观,家家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到门前的小溪。村里有句顺口溜:“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溪沟就是垃圾污水的家。”2009年7月,县里推广“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村干部参观后觉得简便有效,想在村里实施。“刚上来,可没少作难。”周忠莲感慨。

  提起这个话头,村头溪畔大樟树几个纳凉的农民来了兴致。“老周,起初可属你反对得凶。”一位花白头发的老汉“将”对面穿白衬衣的中年人。

  中年人搔了搔头:“按规划,公用污水处理池就建在我家窗下。当时想,那味道谁受得了?要知道是现在这个样子,欢迎还来不及呢。”

  这个叫周良的中年人执意要带记者去看污水处理池——一块面积大约三四平方米的绿地上,美人蕉怒放,菖蒲、麦冬青翠欲滴。“污水处理池建在花草下面。这些植物吸附净化污水的能力很强。污水给植物提供养分,植物净化了污水,一举两得。”

  周忠莲补充:“所谓‘人工湿地’,就是就近的三五户村民,合建一个污水池,家家排出的污水通过管道流入池中,然后通过简易厌氧池、湿地处理池、沉砂池层层过滤净化排出清水。这样一来,主要污染指标去除率可以达到60%以上,最后排出的水能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投入大吗?”记者问。

  “不大。由县财政每人补贴350元,村民不需要掏一分钱。”周忠莲回答。

  “你瞧,以前门口的溪水一年到头臭烘烘的,河里的石头全是黑的。现在,可以洗菜、淘米呢!”花白头发的老汉又说。

  问老汉贵姓?老汉很幽默:“我叫周永存。这么好的环境,我们要世世代代永远生存在这里。”

  “现在村里有了新的顺口溜,‘污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室内现代化,室外四季开鲜花,溪沟清澈见底有鱼虾。’人改变环境,环境也提升人的素质。过去,随地扔垃圾、吐痰司空见惯。现在,谁吃了瓜子都会拿着走到垃圾箱前。”周忠莲脸上透着自豪。

  环溪,只是桐庐县治理污水的一个缩影。3年多来,桐庐在农村已铺设污水管网2500余公里,建成分散式污水处理池2000余个,率先在全国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小河清清大河净。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气候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变化机…
近年来,北极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变暖速率的2-4倍,这对北半…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