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施多项保水工程“解渴”敦煌

作者:张文静 郭…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1455    更新时间:2013/10/2

    新华网兰州10月2日电(记者张文静 郭刚)和往年一样,今年“十一”黄金周以来,丝绸之路重镇甘肃省敦煌市各大景点里游人如织。但很少有人能想到,自古以来就人气旺盛的沙漠绿洲敦煌一直存在着水危机,而当地正全面进行着一场保卫水资源的“战役”,以延续绿洲的勃勃生机。

    敦煌当地有一条河流家喻户晓,这就是由祁连山冰雪融化成涓涓细流,最终汇集而成的党河。它是敦煌人民的“母亲河”,也是这座绿洲城市赖以生存的生命河,孕育着这片绿洲上的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等。

    但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敦煌工农业生产、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当地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而党河来水量满足不了敦煌用水,这使得当地对地下水的开采量也不可避免地逐年增加。一份统计显示,上世纪70年代到2000年,敦煌地下水位累计下降了10.77米。

    “敦煌处于极干旱区,生态环境本就脆弱,水资源极其缺乏,地下水的下降,加剧了敦煌绿洲周边植被退化和湿地萎缩以及月牙泉水位的下降。”敦煌市党河水库管理所所长张克锭说。

    敦煌的缺水难题受到了国务院、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11年,国务院批复《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总投资47.22亿元人民币,其中一项核心工程即引哈济党工程,是将甘肃酒泉市阿克塞县境内的苏干湖水系中的哈尔腾河调往党河水系,来补充敦煌下游的生态用水。

    “引哈济党工程计划从哈尔腾河每年向党河引入1.2亿立方米的水,用于生态用水,提高敦煌地下水位。”邓巍说,调水工程实施后,将对受泥沙淤积困扰多年的党河水库有很大帮助,清理出来的库容可增加蓄水量,实现显著的灌溉效益。同时,还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这些水下泄后将进入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守卫敦煌的“西大门”,并对自然奇观月牙泉的保护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引哈济党工程项目建议书已经国家发改委、国家水利部批准,正在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与此同时,为缓解敦煌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按照规划要求,敦煌正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逐步推进水价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近年来,敦煌通过发展节水农业和关田压井等措施制止大量抽取地下水,现已关闭机井318眼,并给全市机井统一安装智能水表,对地下水资源采取定额管理,一旦机井用水量超过定额标准,实行超水加价。截至目前,敦煌已为2862眼机井安装了智能水表,有效缓解了地下水的超采。

    按照规划要求,敦煌正在进行引党人饮工程,即将党河水库的水通过技术改造以后,供给城市作为居民饮用水,更大程度减少地下水的提取量。邓巍说,该工程建设完成后,可解决敦煌15万人的饮水问题。

    “这项工程的实施意味着每年可少开采地下水1000多万立方米。”邓巍说,相信多种措施的落实将有效遏制敦煌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更好地保护敦煌的生命。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森林储存的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40%,是陆地上除永冻土之…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