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区域环境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的管理

作者:边  铭  黄文青…    文章来源:上海环境科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5-18

摘要  为贯彻落实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的工作方针,加强区域环境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的管理,保证现有废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提高污水排放达标率,文章在对影响卢湾区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的因素分析之后,提出了在环境管理与监督上严管重罚、逐步推行环保设施托管市场运行机制等办法和措施,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收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  区域环境  水处理设施  环境管理  正常运行

 

1  前言

卢湾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近5年来,以土地开发为发展契机,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积极发展区域经济。2000年区水污染源调查报告显示,全区污水排放量为2260.037万t/a,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937.0972万t/a,达到工业废水的5.998倍,生活污水已成为本区的主要污染源。

2000年排污申报登记的统计,本区废水处理设施主要是纺织印染废水的物化、生化、气浮等处理设施以及综合性大楼、旅馆业生活污水二级生化处理设施,共有66台(套),投资5713.24万元,运行成本为704.03万元,设施排放达标率为66.8%。因此如何保证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提高污水排放达标率,是本文探讨解决的实际问题。

 

2  存在的问题

2.1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参数不够科学、准确,工程施工不到位,质量不过关,出现相当数量类似于“豆腐渣”、“烂摊子”的工程。

2.2 重经济、轻环境,法制观念淡薄。

(1) 压低环保设施前期投入成本;

(2) 缺乏环境治理的内动力,出现了“宁可缴排污费买排污权”[1]的不正常现象;

(3) 认为环境治理应当由国家来解决,在后期的管理运行中忽略管理的重要性,采取消极应付对策;

(4) 处理设施长期超负荷运行,处理效率大大降低;

(5) 不执行环保法规,不依法向环保管理部门报建、申报排污情况,不缴纳排污费,不服从环保部门的管理。

2.3 技术性操作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为:

(1) 忽视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缺乏熟悉环保治理工艺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由于某些操作人员的素质较差,缺乏工作热情和责任感,致使环保设施不能发挥到最佳状态。

(2) 处理设施的巡检表,月度、季度、年度保养维修制度以及系统操作规程和专用设备操作规程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

2.4 在设施管理中缺乏市场托管运行机制。

    目前由于受我国现实条件和社会政策环境的限制,托管运行还属起步阶段:一是由于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运行托管费用昂贵、运行风险较大;二是兼顾环保治理效果与运行管理者经济效益的运行机制不够完善;三是托管运行的优越性还有待于被排污单位所认同。

2.5环境监督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有法不依、有法难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罚代刑等现象。环境行政执法难、执法软、执法无力等现象普遍存在。

2.6环境监测手段滞后,各监测部门大多数是采取瞬时监测而不是连续监测,其结果无法反映被监测单位的真实排污情况。

 

3  对策和措施

3.1 加强对环保治理工程的监督监测与管理。

    区环保局开发科要坚持环境第一审批权,以对社会、对企业、对人民负责的宗旨,把好新上项目关,坚决做好环保“三同时”审批工作。

    区监测站在设施进行“三同时”竣工验收时,要严格按照监测规范操作,严格把好验收监测这一关。

3.2 加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强调素质与能力提高。

    利用本区域环境监测网络,在企业、行业、政府、监测站履行好各自职责的同时,加强融合度,组织实地参观学习,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摈弃片面追求经济目标、轻视环境效益的观念,使各单位在最具体的项目上支持和抓好环保工作。

3.3 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建立和健全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区环保部门是第1执法主体,要成为保护环境的忠诚卫士,坚持原则,严格执法。区环保局与区计划、经贸、建设、国土、工商、公安等相关部门要协同配合,做到恪尽职守、协调联动、联合把关,加强环保执法力度。

    不断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在有关部门配合下,对造成污染的行为或某些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甚至于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严肃法纪法规。健全环境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那些不当或错误的执法行为,借以保证执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3.4 环境监测工作要抓住入世机遇,加快能力建设步伐,逐步建立与国际实验室相接轨的内部管理体系,提升环境监测能力整体水平,构筑环境监测技术新高地。

3.5 逐步推行环保设施运行、服务市场化的托管运行机制。

    引进托管运行机制,通过市场化运行,实行环保设施专业化管理[2],即对治污设施和污染物实行“物业化管理”,促使投资者、经营者自觉遵循资源价值、环境成本、经济效益核算机制,兼顾环保治理效果与运行管理者的经济效益,形成环境污染治理的良性循环。这是今后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首先,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营,由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独立法人来承担。其次通过新机制的建立,逐步造就一批专业化环境治理公司,形成运营服务市场,从根本上建立起投入产出机制,使环保活动成为企业平等竞争、自愿参与的市场行为。即以承包的方式托管给有运营资质的单位负责运行和管理,运营方保证以最低消耗达到最佳治污效果,即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和污染物达标排放,排污方向其支付相应的费用,实行社会化的有偿服务,同时也能有效地解决排污单位缺乏环保专业技术人员的问题,能更有效地发挥设施的作用,企业和单位也可以全身心投入生产,不必牵扯很大的精力和经费,可使企业获得一个长期的、稳定的环保服务市场。如本区新华联大厦原来自己管理时,设施处理效率只有50%左右,托管后基本上能做到达标排放,每月节约排污费7000元左右。

 

 4  结语

实践证明,环境监督管理上实行严管重罚、推行环保设施运营市场化,是今后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5  参考文献

1  朱晓东.面向市场经济的中国排污收费制度改革初探. 中国环境科学,1998,18(6):561~564.

2        宋秀杰,丁庭华. 浅谈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与管理. 中国环境管理,2000,8(4):33~35.

 

    第一作者边  铭,女,1966年生,1988年毕业于东华大学,硕士,工程师。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延伸阅读
    没有相关文章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研究称全球变暖毁灭远古雨林
隧道内发现的蕨类植物美国研究人员在伊利诺伊州一处煤矿发现…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