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生态学 >> 生态学应用 >> 生态经济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
作者:韩宝光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快讯周刊》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9-18

  [摘要] “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列入了国家“十五”计划纲要,这是我国未来 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家“十五”计划纲要中,把黄河三角洲摆到了与环渤海、长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区域相同的位置,这就要求黄河三角洲必须在环渤海和黄河流域经济带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从而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战略转变的过程中,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的战略意义在于,选定这样一个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率先试验和探索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这就是既能使经济高速增长,又能使资源合理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为资源型地区、新开发地区和正在进行发展方式转变的地区创造经验、提供示范。

  今年 3月,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列入了国家“十五”计划纲要,这是我国未来 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三角洲之一,是我国东部沿海的一块新生陆地,其中心城��东营市是近年来崛起的新兴城市,总面积 5083平方公里。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区内有未开垦的荒地 35万公顷,负 15米等深线以上浅海 4800平方公里,地下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38亿吨和储量巨大的地热、盐矿资源,还有野生动植物 1917种。在不到一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拥有如此富集的自然资源,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由于黄河三角洲成陆时间晚,草甸过程短,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因此,对这样一个地区的开发绝不能再走“先开发后保护”的老路,必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选择一条既重视“高效”,又关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1999年 6月,江总书记视察黄河三角洲时指示:黄河三角洲开发要把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把黄河三角洲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新经济区。
  把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列入我国“十五”计划,是落实江总书记指示精神的重大措施,其重要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挥黄河三角洲“龙头”带动作用。国家“十五”计划纲要中,把黄河三角洲摆到了与环渤海、长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区域相同的位置,这就要求黄河三角洲必须在环渤海和黄河流域经济带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从而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国家计委就此作出的说明是:选择东营市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目的是借鉴深圳带动珠江三角洲、浦东带动长江三角洲开发开放的成功经验,在这一生态完整、资源密集、基础条件成熟、行政独立的典型区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取得经验、快出效益,进而逐步辐射带动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建设和发展”。二是黄河三角洲发挥创新示范作用。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战略转变的过程中,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的战略意义在于,选定这样一个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率先试验和探索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这就是既能使经济高速增长,又能使资源合理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为资源型地区、新开发地区和正在进行发展方式转变的地区创造经验、提供示范。
  为落实好这一战略决策,山东省和东营市已编制完成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规划》,《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是: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黄河三角洲时的指示为指导,充分发挥黄河三角洲的发展比较优势,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在巩固现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加强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积极推动跳跃式的发展,迅速培育以绿色工业、高效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兴外向型产业体系;加快石油替代产业的发展,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布局,促进黄河三角洲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经济一体化转变,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努力把黄河三角洲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生态协调、社会进步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区。为此,在未来 5— 10年内,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建设要完成三大任务:一是改善生态环境。加大国土整治力度,大力开展污染治理和控制,加快生态改善的步伐,创造最佳生态环境。二是重构经济体系。实现由石油经济为主向非油经济为主的改变,由低度产业为主向高科技、高效益产业为主的转变,由传统产业为主向生态产业为主的转变。三是实施体制和制度创新。即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创新,经济制度创新,对外开放领域创新和政策创新。
  当前,东营市正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强化措施,周密部署,努力启动内力,借助外力,凝聚合力,乘势而上,力争经过 5— 10年的努力,完成国家“十五”计划确定的任务,实现江总书记提出的“把黄河三角洲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新经济区”的目标。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黄河三角洲初步建成大型生态
    黄河三角洲湿地3年“长”了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