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生态学 >> 生态学应用 >> 生态经济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贺州: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贺州: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24
  农业经济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应该如何定位,各地根据当地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考虑和不同的发展模式。广西贺州市立足当地实际,大力推广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用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独具特色的贺州农业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不断提升该市整体经济实力的同时,成为了当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切入点。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2002年底才成立贺州市,是一个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新兴地级市,早在撤地建市之前,农业一直都是贺州地区的传统产业。撤地建市之后,如何做大做强贺州城市经济,如何实现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历史任务,是贺州市主政者一直在思考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考虑到贺州属于亚热带气候,适合发展农业,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贺州市主政者意识到,要想迅速提升贺州市的整体经济实力,同时又让占贺州总人

  口比重达70%以上的广大贺州农民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实惠,实现贺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贺州必须进一步开发农业产业链的综合利用,提高贺州的整体农业效益和发展水平。

  在此思路下,建市之后,贺州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路,在抓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同时,立足当地实际,大力推广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用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延长和加粗农业及相关产业的产业链,力图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来迅速提升贺州整体经济实力的同时,通过农业的发展来带动与之息息相关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全面推进贺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打造农村生态链

  中共贺州市委书记李达球认为,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必须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农业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良性循环。因此,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首先在于农村的生态发展。

  有资料显示,贺州市210万总人口中农村人口占的比重达70%以上,过去

  农村群众生活用能主要是消耗森林资源,生活烧火用柴每年消耗木材达86.7万立方米,相当于每年烧毁森林28万多亩,消耗森林资源相当严重,不利于贺州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为了营造良性循环的农业环境,贺州以农村新能源建设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建市以来,贺州市在农村全面推进沼气池建设国债项目的实施,大力开展生态家园建设,把沼气池建设与改圈、改厕、改厨结合起来,促进了农户生产与生活、农田与庭院的紧密联系和良性循环。全市农村已初步形成了“猪-沼-果”、“猪-沼-菜”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使原来污染环境的猪粪便变成沼气池的原料,沼气池的渣料又成了发展林果业、种植业最好的无公害优质有机肥料。实现了贺州农村能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与此同时,针对贺州市水资源丰富、水能开发潜力巨大的情况,在发展农村电气化的过程中,贺州市坚持走“以地造林,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促工、以工生财、以财补林”的林电结合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等路子,使贺州水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又带动了经济林和生态公益林的发展。

  经过一系列的措施,贺州农村开始呈现生态化发展趋势。

  推进农业企业化

  拥有生态农村的良好环境,并不代表拥有良好的农业经济效益和让农民享受到农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实惠。在农村打造生态链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后,贺州还需要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在提升贺州城市发展竞争力的同时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李达球书记认为,当前贺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产业经济滞后。

  针对这些现象,贺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循环经济的理念谋划农业,就是要跳出农业抓农业,围绕工业抓农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用办工商企业的以市场为

  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业企业化经营。

  贺州市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作了通盘考虑,规划以重点产粮乡镇为主要基地,逐步建立一批以优质稻谷为原料的大米深加工和大米食品工业企业;积极发展一批蔬菜脱水、食品饮料、冷藏保鲜加工企业,完善和发展各类蔬菜专业批发市场,使蔬菜交易由初级产品向加工产品、由零散向集中、由小市场向大市场转变;大力培育和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林纸、林板、林化工业体系;抓紧建立贺州青梅、富川脐橙、昭平沙田柚贮藏加工厂等一批新的水果保鲜、冷藏、加工企业,不断延长水果产业链条,提高水果加工增值能力;加快培育以猪、牛为原料的肉食品加工业,使生猪、肉牛贸易业逐步向肉食品贸易业发展。

  在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低廉等问题,贺州市着力在农产品深加工上下功夫,不断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通过农产品的循环生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贺州市的农民一直以来就有种植马蹄的习惯,但由于马蹄一向都是当水果出售,果小的马蹄难卖且价格低廉,种植马蹄的经济效益并不十分理想,因而也挫伤了农民大面积种植马蹄的积极性。为此,贺州市注重培育马蹄加工企业,通过企业带动马蹄种植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前,全市知名品牌马蹄加工系列产品年加工能力达到了7万吨,远销美国、欧盟、韩国等,出口量已占到全国的3/5。

  目前,贺州市经济作物面积201万亩,产量203万吨,目前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蔬菜、优质稻、茶叶、水果等生产基地面积约60多万亩。全市拥有农业企业1344家,其中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企业共有23家,辐射带动农户13.5万户,约占贺州农户总户数的1/3。贺州松脂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广西贺州大成食品有限公司、广西灵峰药业有限公司、广西昭平县将军峰茶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另有11家企业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

  点龙头企业,“富江”脐橙、“将军峰”茶叶、“信都”红瓜子、“黄姚”豆豉等19个商标获得国家商标局注册,另有24个商标正在申报注册。贺州逐步建成了高产优质的蔬菜、烟叶、茶叶、脐橙、梅李、马蹄、红瓜子、食用菌、中药材、蚕桑等十大特色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其中蔬菜、脐橙、青梅、烟叶、红瓜子、马蹄生产基地成为了广西最大的生产基地。

  自推进农业企业化发展以来,贺州市每年约有80万吨蔬菜、300万头生猪和上千万羽家禽销往广东和港澳地区,已成为珠江三角洲重要的菜篮子生产供应基地。

  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战略实施,不仅让贺州市的整体经济实力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也使贺州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实质性的进展。

  据有关部门公布的资料显示,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贺州市农民经济收入得到实实在在的增长,2005年人均纯收入达2351元,与建市时的2002年相比增长34.07%,农民人均收入每年增长10.27%。目前,贺州市已有10万户左右的农户通过实施“猪-沼-果(菜、茶)”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部分农户的收入明显高于不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农户,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150元左右。特别是已形成规模和品牌的马蹄业,种植基地已发展到8.5万亩,仅马蹄种植一项,农民就年增加收入3600多万元,真正起到了办一个企业、创一个品牌、带一片产业、兴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效果。

  此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也使贺州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猪-沼-果(菜、茶)”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使农业生产物质特别是猪粪、秸秆、沼渣、沼液的循环利用,既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可以实现清洁生产,改善农村卫生状况,防止环境污染,促使农村村容村貌摆脱长期以来脏、乱、差的困境变得整洁。

  有关专家表示,贺州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使贺州的整体经济得到了迅速提升,实现了城市的持续发展,同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显著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延长和加粗了农业及相关产业的产业链,使贺州农村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可以说,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即是贺州市整体经济实现持续发展的有力支点,也是贺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切入点。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试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
    中国在WTO后时代的农业支持政
    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思
    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环境税费
    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视角看
    凤凰涅槃 欲火重生
    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