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视角看循环经济发展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视角看循环经济发展
http://www.eedu.org.cn    作者:张风帆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9
 

    [作者简介] 张风帆(1974-),女,湖北武汉人,博士,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科技哲学研究。李东松(1963-),北京市人,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学研究。

    [摘要]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作为一种先进的生态世界观,以人与自然界关系为基本问题,提供认识世界的新的理论框架。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理论基石,根据循环经济发展过程的现实,力图站在新的理论高度把握循环经济发展的本质与核心,探究循环经济发展的四重维度:科学技术范式的生态转向(知识维),经济增长与发展模式的生态转向(生产维),政治制度的生态转向(制度维)和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生态回归(文化维),从而揭示循环经济发展的动态模式。

    [关 键 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 循环经济 四维发展模式

    一、循环经济研究呼唤哲学层面的思考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科学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循环经济,即资源循环型经济(Recourses Circular),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战略创新,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在认识上不断深化的结果。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就从系统论的角度辨析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首次提出了“循环经济”这一概念,并认为这种循环状态的经济活动过程可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20世纪60-70年代,关于人类发展战略、发展模式的各类观点风催云生,学术争鸣十分活跃。最终,这些学说催生出经典的“可持续发展观”。而在可持续发展观孕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循环经济”理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些年在我国的学术界和决策层。2004年“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通过了《上海宣言》,将循环经济试点与示范范围扩展到生产消费各个领域。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6年在规划纲要定稿中进一步提出要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循环经济理念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之一。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Materials Cycle)运行,强调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其特征是物质与能量的梯级流动和非线性循环使用,其核心是物质的循环,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从而达到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以期从根本上消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尖锐冲突。

    目前,学术界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大致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从工业技术层面对循环经济应用中的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如资源的利用与再生、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国际上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方法等;二是从经济学角度对循环经济的定义、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绿色指标的效率和效益进行辨析;三是从政策、法律、制度等社会层面上对建构循环型社会、节约型社会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

    然而,从哲学层面尤其是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层面开展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在目前国内理论界尚显滞后。循环经济学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哲学导向的“经济繁荣”不仅是灾难性的繁荣,而且繁荣本身也是不可持续的。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跨领域科学,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真正落实和深入发展呼唤哲学层面的解析和指引。循环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运行范式的变革,更是对人类价值标准的深层次革命。发展循环经济,建构循环型社会,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生态哲学的指导和规范。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探析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性理论,也是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石。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应有之义,面对全球生态危机,国内外学界纷纷到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寻求良策,从生态哲学视角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思想进行研究,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蕴涵的生态哲学思想精华。这种把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哲学思想相结合的研究趋向,不但体现了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召唤及其与时俱进的勃勃生机,更为今天人们从思想和战略上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

    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了“实践的人化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深入研究了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自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主张社会变革与生态革命相结合,“红色政权”与“绿色文明”相结合;强调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人道主义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的问题。从辩证法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辨证关系。人类要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形成人-社会-自然系统。一方面人与自然相互区别对立;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恩格斯说:“自然界中死的物质的相互作用包含着和谐和冲突,活着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则既包含着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合作,也包含着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斗争。因此,在自然界中决不允许单单标榜片面的斗争”。 建立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系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爱护自然,同自然共生共长。马克思这样阐述:“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人们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类要按自然规律办事,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自然才会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就会受到自然的报复。马克思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 恩格斯则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

    1995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国际马克思大会”上,一些学者指出,马克思是第一个生态哲学家,因为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蕴藏着许多闪烁生态哲学思想的观点和主张,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过“人与自然界和谐”的思想,并强调通过生产实践的方式去达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同时,马克思也是第一个社会生态学家,他率先把生态问题看成是社会问题,认为生态危机是社会危机的表面折射,主张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前提下去解决生态问题,只有消除了社会的异化现象,才有可能消除自然的异化现象。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主义的逻辑是追求超额利润,它追求的目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纯粹意义上的利润,这样就势必造成资本主义社会“日益腐败的自然界”。

 

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
    构建区域循环经济体系可实现
    一些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
    资源的循环特征与循环经济政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国外案例
    我国矿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
    资源节约型社会中的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理想的可持续发展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