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生态学 >> 生态学应用 >> 生态农业 >> 文章正文 | ![]() ![]() |
|
|||||
| |||||
我国未来15年农业科技创新战略任务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农博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18 | |||||
我国正在部署的未来15年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将在六大领域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降低对外技术的依存度。 第一,在动植物新品种研发方面,将力争在亩产900公斤超级稻、超级小麦、三系转基因杂交抗虫棉、杂交大豆等品种培育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在猪、牛、羊、禽和水产等优质品种培育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在果树、蔬菜、花卉以及特种动物、名贵水产等出口创汇型特色品种培育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第二,在开发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领域,争取在禽流感、口蹄疫、蝗虫、稻瘟病、小麦锈病等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防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强农产品和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与监控技术研发,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提高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第三,在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新技术方面,要开发高附加值工业产品、医药中间体、功能性健康食品和配料等,力争在“十一五”时期末主要农产品深加工比例提高到40%,促进食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第四,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将重点突破生物节水、农艺节水等水资源安全高效利用技术,突破农田土壤改良、保护性耕作、水肥协同调控技术等,建立区域性土地生产力恢复和重建技术体系。并开发应用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和微水电等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农村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 第五,重点研究农业装备自动导航、过程监视、智能测控和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等,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养殖、农产品产地加工等成套技术装备开发方面取得突破,显著提高农业装备现代化水平。并研制适合中国农业特点的多功能作业关键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第六,在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领域,将力争在功能基因组、植物高光效机理、生物固氮、抗旱机理、动物克隆、生物反应器等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农业高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在生物技术领域,重点克隆一批优质、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旱、耐盐碱和品质改良的动植物基因,加大转基因技术研发力度和安全性评价研究,抢占前沿领域的制高点。并继续探索航天育种新途径,加快品种筛选和育种材料创新。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指导新时期环境科技事业发展 “六个创新”发展深圳循环经 科技创新促和谐 技术创新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 边疆科普拓荒人 21世纪农业科技与农业可持续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