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新煞星“刺桐姬小蜂”

作者:刘国伟    文章来源:环境与生活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9/1

 

复发率高  科研进展慢

 

刺桐姬小蜂个体很小、生活场所隐蔽、世代更替快、种群数量庞大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使其容易逃脱海关检疫。也因为其发现晚,是入侵生物名单中的新贵,各界对其研究和报道非常少。2004年我国台湾地区发生严重的刺桐姬小蜂危害后,台湾科研部门也只是在一些科研文献中用“小蜂有背地性及趋光性,不喜樟脑气味,对香茅油(有驱蚊效果)气味无明显反应”寥寥数语,来形容对其行为观察的结论,这都给针对性治理增加了困难。

国家林业局在扑灭刺桐姬小蜂疫情和开展监测普查工作的紧急通知中,首先要求各地从来源中切断引入渠道,暂停从疫区国家和地区(毛里求斯、法国留尼汪岛、美国夏威夷、新加坡、中国台湾省)办理刺桐属植物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的引种审批,并暂时停止办理刺桐属植物调运的《植物检疫证书》。

2005年,广东等省区对于已发生疫情的刺桐属植物采取了全部清除12年生枝条,并将枝叶全部作销毁处理的措施,对危害严重的树木,立即伐除并全部就地销毁或进行检疫除害处理。尽管采取了这样超常力度的治理方式,20066月,有关部门在深圳组织的复查工作中发现,约8000株前一年受姬小蜂危害的刺桐树中,复发率高达60%以上,十分棘手。

 

 

虫瘿是刺桐姬小蜂幼虫的生活区,常成片出现,大量吸收花木营养。

 

 

20148月,国家环保部和中科院联合发布的《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三批)》名单里,刺桐姬小蜂名列18种入侵物种之一。环保部建议对发现有刺桐姬小蜂林木的叶片、嫩枝进行剪除,并清理干净落在地面的虫瘿及枝叶,将叶片、嫩枝集中焚烧或挖坑填埋,防止蔓延。对新发生的孤立疫点和植株,采取伐除并就地销毁,并对发生区周围的刺桐属植物进行喷药预防。但从10年的治理经历来看,刺桐姬小蜂的防治并不乐观。

 

 

佛罗里达大学制作的刺桐姬小蜂分布简图,非洲可能为其发源地。

 

 

身世来源仍是谜

 

10年来,科研界对刺桐姬小蜂追本溯源,目前仍然没有弄清楚它的老家在何方,有科研文献认为“几乎可以肯定来自东非”。外来入侵物种专家小组(ISSG)对刺桐姬小蜂在世界各地出现的数据和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在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印度、日本、美国、新加坡、毛里求斯、美属萨摩亚等地,刺桐姬小蜂表现出入侵性;在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南非、泰国、汤加、马尔代夫、斐济、关岛、新喀里多尼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萨摩亚、留尼旺和瓦努阿图,其入侵性则为“尚不明确”。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入侵物种的界定需要时间观察,也需要相应的技术手段来鉴定。

2005年,美国夏威夷的瓦胡岛首次发现刺桐姬小蜂。科研人员发现这种小虫对当地独有的夏威夷刺桐危害很大,两年内能导致95%的当地刺桐树死亡。2008年,夏威夷花了100万美元对虫害进行治理,主要治理方法是清除遭虫害枝条树叶和用药,还建立15个监控点以长期观察。夏威夷大学的资料表明,刺桐姬小蜂在非洲有两种天敌,但是关于刺桐姬小蜂的生物治理研究进展不大,可以看出引进入侵物种天敌的难度之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花木新煞星“刺桐姬小蜂”
    本刊主笔  刘国伟  它是一种微小的蜂类,小到人眼难以看清;…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