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八大关系

作者:薛选世    文章来源:水信息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5

  文明是指反映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总和、标志人类社会开化状态与进步状态的范畴。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规模宏大、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等方方面面,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和保证。因此,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生态道德宣传教育,普及环境生态道德知识,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大力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从全局的高度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营造关注环境、珍惜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善待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以自然为友,以自然为伴,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实行统筹规划,加强管理,大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以法律制度全面规范人类行为,严格按自然经济规律办事,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生共荣、共同发展。

  1、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不断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同时又必须保护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不仅使人类得到发展,也使自然环境得到保护,进而实现自然界演化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持续。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和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人类在索取、利用自然界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改造自然。人类就是在变革和改造自然的漫长斗争中,争取到自己的生存权利和生活自由的。同时,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也制造了大量废弃物,污染了自然环境,对人类以及整个生态系统构成威胁。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环境的变迁和优劣,会对人类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更会直接危及到生命的安全。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伙伴关系。人类应该而且完全可以积极地变革和改造自然,但这种变革和改造不是随心所欲、恣意妄为,无节制的进行掠夺,必须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否则,自然界就会对人类施行各种形式的报复,甚至会对人类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光辉灿烂的文明,人类历史先后经历了采猎文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发展阶段。在原始社会,人类基本依赖于大自然的恩赐而生存,多以采集狩猎为生,聚居在自然条件优越、天然食物丰富的区域,被动地适应自然,人类生产和生活受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制约明显,人与自然处于原始和谐状态;在农业社会,从事农业劳动是人类主要生产方式,由于生产规模小、强度低、其负面影响较小,人类与自然保持一种融合的非对立关系,但在一些局部区域也出现了过度开垦与砍伐等现象,特别是为了争夺水土资源而频繁发动战争,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局部性和阶段性紧张,但由于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有限,人与自然的关系仍能基本保持相对和谐;在工业社会,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利用开发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加上急剧膨胀的人口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资源消耗超过自然界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进,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紧张及不和谐的局面,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和威胁。进人2l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已逐步进入了生态文明的新阶段。

  人类的发展历史表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文明的每一步发展和演变,都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息息相关,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而人类主宰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通常只会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一旦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人类的文明也就随之衰落。众所周知,一个流域或区域的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组成了一个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自然—社会—文化复合生态系统,文明则是该系统的一种动态平衡的时空状态。在该复合生态系统中,人类通过文化对环境产生生态适应,并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而文明则是某一文化对地域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的全过程。当支撑某一文明的生态环境发展变迁,人类可以通过文化的进步与更新,主要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适应新的生态环境。随着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文明得以延续与发展。反之,当原有的文化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生态环境,并缺乏进步与更新的动力时,变化了的生态环境已经支撑不了这一流域或区域文明的时候,文明便衰亡了。纵观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和玛雅文明等古老文明,它们都在兴盛繁荣和辉煌了十多个世纪之后毁灭了,或者埋藏在沙漠下,或者遗留在荒野中,成为历史陈迹,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破坏了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今天,当人们凝望一个又一个古文明的废墟时,不能不感叹人类的骄妄、贪婪和无知。一部文明的兴衰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征服自然、盘剥自然并最终自食恶果的辛酸史。当今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已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说,过去的游牧文明和农业文明破坏的只是局部的生态系统,最终导致一个区域性的文明衰败;那么现在的工业文明破坏的则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如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等等。因此,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善待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规范人类行为,严格按客观自然规律办事,要在全社会中形成珍爱环境、保护生态、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提高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维护大自然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多样性,彻底摒弃以破坏环境、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的传统经济模式,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用节约理念构建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制定可持续发展远期和近期规划,建立切实可行的资源、生态保护补偿、惩处等机制,加强科技创新,完善市场机制,健全法规制度,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寻求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和发展模式,通过最严格的环境管理、最经济的环境保护手段、最高效的环境管理体系、最广泛的社会参与,最大程度地减轻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加速推进、消费迅速升级带来的巨大环境压力,建立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一种全新的生态文明社会,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直接制约和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也包涵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且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起支配作用的人与人的关系,从本质上反映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实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调节好。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之间的缺口之大,导致人类对环境资源的竞争性使用,从而引发了各种矛盾。试想,要是在社会上存在着一部分人为了各自的利益或环境特权而不惜牺牲或破坏公众或其他人的环境权益和生存发展的权利,那还能建设好生态文明吗?不仅社会如此,国际、国家、地区、民族、各集团之间也是如此。众所周知,我国的人口众多、资源匮乏,在时空分布上又极为不均,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资源的自然分布规律和开发利用历史决定了资源对于不同社会群体在起点上的不公平,行政区域对流域的分割性,导致各种水事关系错综复杂,在一个区域乃至一个流域中,难免出现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当代与未来、上中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间因防洪、供水、发电、灌溉、滩地等而导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甚至会出现人与人争水、人与生态环境争水、地区与地区争水、人与水争地等现象,水环境污染表面上看起来是人对自然的一种行为,但实际上是一部分人的活动产生的污染又通过自然转嫁给其它人,这些人与人之间矛盾和问题的处理解决,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切实把社会关系尤其是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实现社会公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因此,人依赖于自然界,离不开自然界,也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人,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平等公平和协调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亦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从长远出发,从全局出发,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出发,大力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充分认识自然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不但要对自己、对社会、对他人负责,而且要对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以及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负责,自觉承担必要的义务和责任,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考虑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也要照顾不同地区、部门的特点和利益,既要讲究社会经济效益,又要讲究生态环境效益,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地区与地区、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当代与未来等关系,维护公平公正。在水权分配中要切实保障社会群体用水的公平性和基本用水需求,在水权交易和转让中,通过建立公平的水市场交易规则,维护弱势群体和第三方利益,保障水资源利用权利和机会公平。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的同时,更加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困难群众和弱势产业的用水需求、以及水库移民的合法权益,统筹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阻碍和影响环境和资源问题的社会深层次矛盾,消除阶级、种族以至国家间的资源环境歧视,通过实现人类社会内部的和谐,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维护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代内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公平)、不同区域之间的人的公平(区际公平),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工程,也是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社会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口的过度增长不仅会给资源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使其不堪重负,而且也制约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是社会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决定着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制约着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方向和程度,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发展的潜力,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的发展。同时,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也影响生态环境,社会生产发展水平越高,对自然条件的利用程度也就越大;社会生产越发展,就会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开发新的自然资源领域,扩大社会和自然之间越来越多的联系,势必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显然,人类生存发展离不开资源环境,也离不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人口素质与人口质量提高、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是可持续性经济增长的基本前提与必要条件,对经济增长具有基础性作用和推进意义,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规模和速度,片面追求GDP增长,不顾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盲目过度的开发利用资源,不但会使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而且会受到大自然的强烈报复。只有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使人与自然相和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人均自然资源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值,可耕地为世界平均值的1/5,水资源为1/4,森林为1/7,石油储量仅为2.3%。人均资源量排在世界各国的第120位,资源不仅短缺,而且资源开采和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经济增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靠拼资源换来的。我们面临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厉行节约,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受到资源的制约,生产生活环境会越来越恶化,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愈来愈突出,直接影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永续发展,不仅需要制度、政策的改变,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还需要法律的约束,而更重要、更深入持久的是要运用道德的约束力,依靠扎根于内在的信念和社会舆论的作用,运用道德的规范来调节人们的日常行为,以人类发自于内心的自觉行为来保证人与环境的共同协调发展。要严格遵守自然经济规律,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 建立起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多因素综合治理的总体发展战略,统筹兼顾,综合规划,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考虑到人口增长的长期需要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必须有利于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绝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道路,坚持不懈的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实行优生优育,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使总体人口与生活资料增长、人口质量与经济技术进步、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要以资源环境定发展,把节约保护放在首位,在发展中节约保护,在节约保护中发展,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节约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防止在经济建设中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实现高效的资源利用和空间上高密度的经济产出,努力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

  4、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的关系

  坚持科学发展观,中心还是发展,增长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扩大数量,单纯追求速度,而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不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不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会出现增长失调、从而最终制约发展的局面。因此,既不能为了一时的发展之快竭泽而渔,也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透支子孙后代的利益。既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又要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不断提高要素生产率,通过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途径,提高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加快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同时,通过结构调整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实现“产业的生态化”和“生态的产业化”, 真正做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

  5、生产、消费与节约保护的关系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而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也是促进生产最有力的手段,我们发展生产就是为了消费,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的产品只有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对生产又有很强的反作用,生产围绕着消费需求进行,节约型消费还对生产节约起到一定导向作用。同时,合理适度的消费,也是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条件,消费市场的状况和变化趋势,对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具有极大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才有生产的不断发展。如果片面强调生产忽视消费,就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最终将阻碍生产的发展。因此,我们既不能人为地抑制消费,也不能使消费滞后,而应当根据生产力的发展逐步提高消费水平,使消费和生产协调发展,彻底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从以人为核心的物质生产和消费观转移到人、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上,不仅要注重产品的物质功能,而且要注重产品的生态功能,对物质产品的追求和消费不仅要以其价值和使用价值作为衡量标准,还要考虑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否符合生态保护、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建立社会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节约消费能够充分地发挥物质产品效能,使有限的物质资料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和谐,直接关系到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到党风、政风、民风和中华民族的兴衰。所以,要提倡适度合理的消费,反对铺张浪费,要量入为出,使消费与我国的国情和家庭收入状况以及需求状况相适应。那种不顾生产发展的可能提出过高的消费要求,是不对的,同样,在生产发展允许的限度内不去适当增加消费而一味限制消费,也是不可取的。当前,我国在消费方面不节约、不环保、不可持续发展的现象相当突出,基本还是粗放型的消费模式,生产和消费方式也不尽合理,脱离实际、贪大求洋,追求奢侈、挥霍浪费的现象还大量存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加重了我国资源不足的矛盾,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坚持在消费中节约,在节约中消费,转变消费方式,构建节约型消费模式,彻底改变愚昧、无知、不文明、不卫生的消费习惯,不随便乱扔垃圾,不铺张浪费,运用制度化、体制化的约束监督机制,去规范和制约人们的行为,逐步形成文明、节约的行为模式和良好的节约环境,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构建节约型消费结构,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态化的生活方式,而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消费方式,即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的适度的、绿色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消费。生态消费方式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适度的消费方式可以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它是只满足人基本生存需求的消费,排斥过度的物质消费,从而抑制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保护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绿色消费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它是一种以“绿色、自然、和谐和健康”为宗旨的消费,绿色消费倡导消费者的循环再利用,引领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不但在消费中要注重节约保护,而且在生产中更要重视节约保护,生产的结果直接体现为财富,节约的效果则反映出生产财富质量的提高和财富数量的增加。生产要发展,就必然消耗资源,如何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关键是要转变生产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对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度的线性发展模式,通过把资源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的生产方式,而资源供给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和自然承载能力却是有限的,若不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将会激化,生态危机将会加剧。因此,生产方式必须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的生态化生产方式转变,要把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决不能竭泽而渔、竭林而耕、竭矿而采,坚持生产与节约保护并重,把节约保护放在首位,着力构建节约型的生产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力争做到废物最小化、资源无害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能源和资源的节约保护与合理使用,大力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6、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没有资源人类就没有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归根结底是从生存环境中获取各种资源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环境则是满足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开发利用资源的目的也是为了进一步拓展人类社会的生存空间,不断满足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无论是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都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是有限的,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如果开发利用的速度超过其再生能力,也会转化为不可再生资源。所以,不仅要开发利用资源,而且要保护资源,保护资源是为了永续地开发利用资源。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容量,如果超过其承载能力,不仅会影响资源的持续利用,而且将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因此,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实行统筹规划,兼顾长远利益与全局利益,严格控制把握好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度的问题,避免急功近利,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 既不能以保持的原始自然状态为由,拒绝一切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交流互动,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能盲目无序地进行掠夺开发。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不该开发利用的绝不开发,需要开发的必须目标明确、方式科学,加强对资源开发和各种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督管理,对一切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即项目的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坚决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对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进行严格整顿,禁止污染严重的企业开工生产,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的落后工艺设备,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既有利于资源开发利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良性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提高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确保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良好的调节能力。同时,积极利用水能、地热能、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形成了以水能为主、多能互补的能源建设利用格局,实现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在水利建设中,水资源开发和水利工程建设都要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综合考虑、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加强保护,强化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等制度,积极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要根据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河流或不同河段、不同地区的水功能定位。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实行优化开发,在水资源紧缺地区,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要与水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严格限制高耗水、高污染项目。在洪水威胁严重的地区,城镇发展和产业布局必须符合防洪规划的要求,严禁盲目围垦、设障、侵占河滩及行洪通道,科学建设、合理运用分蓄洪区,规避洪水风险。在生态环境一般的地区,实行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方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在生态脆弱的地区,要严格限制开发,实行强制性保护。同时,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自身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制定并实施保护生态与环境的措施,探索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调度模式,加强水生态监测与预警,开展生态用水及河流健康指标研究,建立生态用水保障和补偿机制,尽量恢复生态系统。对已建水利工程产生的生态问题,要科学论证和综合评估,采取妥善而有效的措施加以整治;对新建水利工程,要认真做好生态环境影响评估论证,慎重对待可能产生的生态问题,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还要加强地下水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统筹安排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开发利用,划定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落实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计划,严格控制深层地下水利用,建立地下水位、水质监测管理系统,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切实保护好地下水,促进水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

  7、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政府调控是宏观经济总量控制的手段,是资源配置的辅助性机制,是市场有效运作的前提; 市场调节是微观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应是在保证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以政府的干预之长弥补市场调节之短,同时又以市场调节之长来克服政府干预之短,从而实现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最优组合,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增强经济的活力和效率,同时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的作用,注重克服市场的缺陷和不足,解决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和改革攻坚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政府在促进就业、调节分配、完善社会保障、实现社会公平、协调城乡和区域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中的作用,努力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和作用不是直接拥有企业、管理企业,而是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减少市场经济的滞后性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避免重复建设、盲目投资所带来的资源耗费,限制高消耗、高污染和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建设项目。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消除妨碍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的体制性障碍,有效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政府要全面、正确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树立以民为本,公开透明,诚实信用、权责一致的管理理念,在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做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资源环境的规划、价格机制、投资政策、管理体制中切实体现效率与公平,保证政府干预的公正、超脱,规范政府干预职能及行为,加强对政府调控行为的监督,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程度和调控水平,通过产业发展、科技进步等政策导向,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克服和矫正市场失灵的同时,更要防止和纠补政府失灵,有效防范抵御各种风险,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减免无序竞争、过度竞争,以及可能出现的垄断等低效率或不公正不公平现象,尤其是重大的稀缺资源和国家作为所有者的公共资源配置,要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方法,使其达到合理、公正的社会目标和经济活动秩序。同时,要引导企业增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意识,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之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展企业管理创新,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并围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在生产、采购、销售等环节和成本、资金等方面,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模式,通过政府、企业的联动发展,提高企业、产业、区域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制度,调整考核指标,把经济增长的集约型指标纳入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不仅要考核社会经济指标,而且要考核资源环境指标,大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手段,以经济刺激为特征的市场调节机制无疑更符合未来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它具有任何其他机制和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一是经济利益的刺激性。市场主体的利益驱动和自由竞争形成一种强劲的动力,它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产品结构的不断创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二是市场决策的灵活性。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分散决策结构,对供求的变化能及时作出灵活有效的反应,较快地实现供需平衡,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决策的效率。三是市场信息的有效性。高效率的分配资源要求充分利用经济中的各种信息。而以价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结构能够使每一个经济活动参与者获得简单、明晰、高效的信息,并能充分有效地加以利用,从而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此外,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还有利于避免和减少直接行政控制下的低效和腐败等。同时,要发挥市场机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排污权交易制度,同时要培育完善的市场交易环境,使市场机制能在环境保护中真正起到主导作用。

  8、专业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神圣使命,不仅需要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有效指导,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还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产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以及环境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解决或缓解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不但要加强水利、林业、农业、工业、环保、土地等部门的专业管理,而且还需加强社会管理,专业管理应侧重正常情况下的管理,要建立完善各种政策法规,坚持统一管理,依法管理,科学管理。社会管理则应侧重于特殊紧急重大情况下的资源环境危机的管理,要大力增强公众的生态道德观念和生态文明意识,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专业管理离不开社会管理,社会管理也离不开专业管理,要实行专业管理与社会管理相结合,充分协调发挥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应对资源环境危机事件。如在抗御2003年淮河大水和张掖市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中, 正因为加强了社会管理,才有效地化解了水危机。因此,在法规制订、规划编制、工程建设、突发性事件处理等各项工作中,都要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出发,增强公众的参与程度和支持力度,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推行公众听证制度,建立健全各种突发性事件的预警和应急机制,不断完善有效的应对各种资源环境危机的行动预案,加强法规体系建设,增强政府应对各种危机和风险的快速反应能力,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应对危机,最大可能避免或减轻危机造成的损失,保证生态安全、环境安全、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安全。

  参考文献:

  1、李世东:生态文明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2、曲格平:文明的衰败与启迪曲格平

  3、于延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

  4、陈家琦:自然•水•人

  作者单位:黄河小北干流陕西河务局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解偶联剂在污泥减量上的应用
0 前言  活性污泥的消化过程是一个利用菌群将有机污染物质…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