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松:重振“生态文明”雄风

作者:王如松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新要求。今年两会期间,“生态文明”成为人大代表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全国上下积极响应,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空前活跃。

  我们要探讨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作用机制和管理方法,总结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的正反案例,为决策管理部门、生产经营部门和全社会提供建设生态文明的科学理念、测度指标和推进认知文明、体制文明、物态文明和心态文明的系统方法。

  和谐社会的生态内涵有四层,一是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包括水、土、气、生、矿等自然生态因子、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的自然生态和谐;二是人与其社会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和调控等物质生产环境的经济生态和谐;三是人与人之间竞争、合作、集群、分异关系的社会生态和谐;四是人类社会的技术、体制、文化在时、空、量、构、序管理层面的系统生态和谐。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天人关系的文明,具体表现在认知文明、体制文明、物态文明和心态文明等方面。系统推进生态文明,需要以生态学和相关自然科学为核心,与哲学、社会科学协同作战、交叉融合,生态文明研究的上位层面和学科发展目标是可持续发展科学研究,进而推进构建和谐社会。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渐进过程,是一场技术、体制、文化领域的社会变革,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协作、潜心学习、锐意奉献和持续推进。我们坚信,有3000多年生态文明优良传统的中华民族,既能创造连续30年年均9.67%经济增长的奇迹,也一定能在今后30年重振生态文明雄风,实现中国生态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解偶联剂在污泥减量上的应用
0 前言  活性污泥的消化过程是一个利用菌群将有机污染物质…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