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水崇拜与济水文化

作者:凌先有    文章来源:中国水利水电市场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7-10

  济水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流经河南、山东两省入海。据《尚书·禹贡》记载:“导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邱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随着历史的推移和地貌的变迁,济水在东汉王莽时出现旱塞,唐高宗时又通而复枯。黄河又多次改道南侵,逐渐冲入济水河床而入海。现在虽然再也见不到济水奔腾不息的风貌,在全国水系图上也难觅济水的身影,但因济水而得名的河南济源,以及山东济南、济宁、济阳、济州、济阴这些地名,却深深地烙印着济水曾经的踪迹。由济水崇拜而融入的祭祀文化、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以及人文思想依然熠熠闪光,使济水这条古老的河流虽逝犹存,永久地流淌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河之中。

  源远流长的济水崇拜

  人的生活离不开水,人又摆脱不了水患的滋扰,人对水的需求与依赖,感恩与敬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由于崇拜水的自然现象无法进行而正常解释,古人将水的现象归因为水神的职能。当水维持在正面的情况下,就认为是水神的奖励;反之,就是水神的惩罚。中国古代对济水水神的崇拜,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尔雅·释水》:“江、淮、河、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济水因独流入海,与长江、黄河、淮河齐名,并称“四渎”。对济水水神的崇拜,突出表现在历代历朝对济水的封禅上。济水作为一条古老的水系,周代已被列为封禅的对象。《史记·封禅书》记载:“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水曰济、曰淮、曰江、曰河。”可见,秦时已经尊济水为水神,并且将济水名位列于淮河、长江、黄河之首。

  从隋开皇二年(582年)文帝颁诏在济水源头兴建济渎庙开始,历代历朝对济水的加封逐步升级。济水先被列为“公”,后又被列为“王”。唐天宝六年(747年),唐玄宗加封四渎,“河渎封灵源公,济渎封清源公,江渎封广源公,淮渎封长源公”。宋徽宗封济水为“清源忠护王”,元仁宗封济水为“清源善济王”。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颁布《太祖改正岳渎神号诏》:“考诸祀典,如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之封,起自唐世,崇名美称历代有加。在朕思之,则有不然,夫岳镇海渎皆高山广水,自天地开辟以至于今,英灵之气萃而为神,必皆受命于帝,幽微莫测……朕以礼祀神之意,四海称东海之神,南海之神,西海之神,北海之神。四渎称东渎大淮之神,南渎大江之神,西渎大河之神,北渎大济之神。”这样,济水又堂堂正正地被封为北渎大济之神。到了清朝,康熙和乾隆分别为济渎庙亲书“沇济灵源”、“流清普惠” 的牌匾。对济水水神的崇拜和不断加封,表达了历代统治者期望国家风调雨顺、长治久安的殷殷之情。

  济水崇拜形成的祭祀文化

  由于对济水水神的崇拜,对济水的祭祀一直被列为国家的国祭,为政者“有谨而不敢怠”。自汉代起,朝廷每年都要派遣重要官员定期致祭济水。早在秦、汉时期,济水祭祀活动就频繁地见于各种典籍之中,如《尚书》、《战国策》、《孟子》、《尔雅》、《汉书》、《史记》等。秦汉之后,对济水的祭祀日益隆重并成为定制,历朝国史祭祀部分对济水多有提及,如《旧唐书》、《唐书》、《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等文献中都提到了对济水的祭祀。唐宋以来,但凡国之大事,如战争、政权更迭、祈雨甚成皇室成员的生死都要向济水水神祭告,对济水神的祭祀成为国家礼仪中的重要内容。自隋以来,历代皇帝遣使莅临,举行盛大祭典活动。明清两代,对济水水神的御祭不下30次。明代自朱元璋至朱由检,17个皇帝中几乎没有一个不派钦差济渎庙祭祀水神的。清代时,连皇帝成婚、平定叛乱甚至皇后去世,也都要向济水水神祷告。康熙皇帝在自己五十、六十大寿时也分别派遣官员到济渎庙祭告水神。

  祭祀水神既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民间信仰,同时也是一种权力等级的象征。对济水的祭祀,是历代天子之礼,仪式繁缛复杂,猪牛羊三牲祭品必备。多数时候,皇帝选择良辰吉日前往祭祀,亲自参加祭典。皇帝如果抽不开身,便会选出钦差大臣主持祭祀,文武百官三拜九叩,诵读祭文。古代朝廷祭祀济水神时,要向龙池中投送金龙和玉简。玉简铭文各不相同,有的表示感谢,有的诉苦告状,有的邀功请赏,内容丰富多彩。在专门祭祀济水水神的河南济源的济渎庙中,庙中还有两通元代碑刻,记录了元朝皇帝派员到济渎庙投送“龙简”的事情。一是立于元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的“大朝济渎投龙简记”碑,碑中记述了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后,常以“边境未清,蝗旱间作为忧,故夙夜兢兢,深自克责,谓不有大祈禳无以答……投送金龙玉简标记善功……”二为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所立的“投龙简记”碑,碑中记载皇帝登基之后,中外大和,命“集贤司直奉训大夫臣周应极、洞玄明德法师崇真、万寿宫提举陈日新秉传封香,奉玉符简、黄金龙各二……”据有关文献记载,元代朝廷到济渎庙举行“投龙简”的祭祀仪式就有十多次,充分表现了元代统治者试图通过倡导汉族礼教、加强对水神的祭祀来稳固其统治地位的强烈愿望。

  济水崇拜中的儒家文化

  古人认为水是有神灵掌控的,因而便以星宿为济水命名,打下了儒家文化的烙印。《后汉书·天文志》记载“东井南垣之东四星,曰四渎,江、河、淮、济之精也”。这种将“四渎”对应“井宿”之星,反映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儒家提倡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是相同、相类和统一的关系,认为人不应该“欺天”,而是应该“畏天命”“知天命”,因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古人在长期实践过程中认识到天象变化与人间兴衰关联,认为天地万物与人同构,按照人间事为天上星宿命名,认为地上有的事物天上也应该有。将“井宿”中四颗星以四渎之水来命名,正是这种“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在这种思想观念之下,人们对“水是生命之源”的认知,就是“万物有灵,天人合一”。儒学重视与人与天的相通,达到天人协调、和谐与一致的境界。这样的思想,强调人只有尊重自然规律、顺从自然规律,人才能得到自然的赐予和恩惠,反之,只会身受其害,破坏了自然只会尝到自然报复的苦果。

  济水祭祀文化也多次体现“天人感应”的儒家思想。济水的祭祀活动体现替皇帝个人或国家祈福为主要目的,借助祭祀报谢上天的眷顾,并借助祥瑞出现以示上天的意旨,显示天意人心的支持,并借此宣扬天命斯在的正当性。天人感应多以雷雨、虹、电、大旱、潮汐等自然现象或灵异现象形式出现。《济渎投龙简记》记载:“上为边境未清,蝗旱间作为忧”,皇帝“夙夜兢兢,深自克责,谓不有大祈禳无以答”,于是在“中都大长春宫建金 普天大醮七昼夜”,做功德法事七天七夜,天神终被感动,派人到济渎庙祭祀。至元十七年(1280年),《镇南王进香记》记载皇子“……宣香纸、柔毛、庶羞之奠于九月重阳日致祭于济渎显佑清源王祠下,仍以清酌一鳟投于灵池。少顷忽有绣履、银牌潮献而出,众皆惊讶,盍谓行礼恭肃,诚恳洞达于幽冥,感格于神明者也。”这里记载了以潮汐现象显示天人感应的文化。当然,济水祭祀中的儒家文化,就其本质而言,是统治者政治宣传、教化民众的一种重要手段。

  济水崇拜中的道家文化

  道教是一种发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宗教,在中国古代的影响仅次于佛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被认为是和儒教和佛教一起的各种理论学说和实践方法。对济水水神崇拜最早属于的原始自然崇拜。随着道教的发展,对济水水神的崇拜也由最初的原始水崇拜,纳入了道教神仙崇拜体系。自南北朝以来,随着国家祭祀与道教的相互融合,济水祭祀的道教文化色彩更为明显。

  受道教“无名、无象”的影响,早期济水水神无名,人们仅以方位命名。道教认为“大道虚寂,绝无状貌”,不主张取姓名和立状貌,因此,济水的济渎神并无有确指。东汉之后,济水水神信仰被纳入天官、地官、水官的三官信仰。掌管“天、地、水”的三官大帝权力很大,水官主宰天下水系,每条水系各有神主,即“九江水帝,四渎神君,十二溪真及三潭四海神君”。东汉末年兴起的五斗米道,虽然当时的济水已十分细小,但济水文化的传承使得济水水神崇拜昌盛不衰。

  道教文化对济水崇拜的影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祭祀济水水神的济渎庙,一直任用道士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因此,道士便按照道家的理念在济渎庙创建了天庆宫、玉皇殿、老君殿等道教宫观庙宇。在济渎庙历代进行维修过程中,高道名士多是修庙的组织者、执行者和管理者。由于济渎庙处于历代道士的管理之中,道教在唐宋元时期发展繁盛,并与国家政治紧密相关,所以济渎庙自隋代建庙开始,经历了唐、宋、元、明、清,一直保持着历代修缮与重建的整体发展格局。同时,道教还主持并掌控了祭祀济水水神的活动。唐代济渎庙道教管理制度已趋规范,《新唐书·百官志》记载,“五岳四渎令各一人,祝史三人,斋郎十三人”,唐代设置“渎令”职官,由道士担任,渎令成为祭祀功能的忠诚守护和执行者,同时也成为祭祀文化的集中体现者。济水祭祀活动还充分利用了道教的斋醮仪式和投龙礼仪,且祭祀频率颇高,在当时社会中处于较高地位。道教的兴盛与发展促进了济水祭祀的规模化和程式化,也影响和促进了济水祭祀文化的发展。

  济水崇拜的人格化

  济水是一条神秘的河流,它从王屋山顶峰太乙池向东洑流七十余里,在济源涌泉而出,双源重发,不出济源便交汇成河,流经温县,接着第二次洑流,入黄河而不浑,在荥阳再次神奇地浮出地面。济水流经原阳时,南济洑流潜行至定陶,与北济汇合形成巨野泽。济水三隐三现,百折入海,神秘莫测。但就这样一条的河流,河势不见得比上长江、黄河和淮河,但在历史上却能与长江、黄河和淮河相提并论,并还曾名列首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在将济水神化的同时,又将济水人格化。

  对济水的人格化,在唐朝已有精彩的论述。《新唐书》记载,唐朝之初,太宗李世民来济源祭水神,疑惑地问群臣:“天下洪流巨谷,不载祀典,济甚细而在四渎,何哉?”许敬宗回答:“渎之言独也,不因馀水独能赴海者也。......济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济水虽为细微,潜流屡绝,虽比不上波澜壮阔的长江、黄河和淮河,但却一脉三隐三现,曲折千里,独自注入渤海,取得了与长江、黄河、淮河同等的朝圣资格,显示着并列归宗的地位。比济水浩淼的江河比比皆是,但它们大多中途不能保持自我,并入其他大江大河,成为人家的支流。而济水独扬长波,奋勇前往,表现出不屈不挠、坚忍不拔、不达于海誓不罢休的顽强拼搏之性,这正是古代仁人君子追求的精神,因而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和尊敬。

  济水让人们推崇的人格品质,还表现在它纯洁和谦逊。《战国策》中说:“齐有清济浊河,可以为固。”《东原考古录》载:“水清莫如济,故济以清名。”济水独守其清,不受污染,以其清名扬天下,与其他浊河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古代通常把品德高尚、不慕容华的知识分子称为清流。而济水至清远浊、坚守其节的高尚情操,正是中国古代仁人君子毕生追求的境界和修身准则。同时,济水虽纳百川却波澜不惊、虽位尊四渎而不似张扬、虽润泽万物而谦逊温和的品德,也符合仁人君子恩泽天地而不求闻达的精神理念。这也是这条早已消失的河流一直没有被人遗忘,始终流淌在中国文化脉搏中的主要原因。

  济水的探究与文学化

  济水具有高尚的人格品德,不仅深得古代仁人君子的敬仰,也引得众多的学者对济水的探究和文人对济水的赞颂。对济水的探究,最早当属《禹贡》,它概述了济水流经地域及走向,明确指出济水流入黄河后又从黄河南岸的荥阳流出。《尔雅》、《礼记》、《史记》等不仅记述了济水入海的史实,还探究了济水与黄河的关系。《说苑》指出:“四渎江、河、淮、济,何以视诸侯?能通百川于海焉。能荡出云雨焉,为德甚美,故视为诸侯也。”论述了济水之德和深得诸侯珍视的原因。到了唐宋时期,有一大批学者对济水河道源流沿革进行考证,从而形成了一股持续不断的济水考证热,有代表性的如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对济水地形及流向作了翔实的描述,特别是对济水之南的趵突泉、大明湖等济水形成的泉湖风貌作了生动的描述。而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对济水在中下游作了清晰的论述:“古说济水伏流地中,今历下(即今济南)凡发地皆流水,世传济水经过其下。”明代的《济河图论》、清代的《济水沿革考》、《伏济再出东原考》等都是考证济水的专著,可以说是济水研究集大成者。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趵突泉赋》中一开头就说:“泺水之源,发自王屋;为济为荥,时见时伏;下至稷门,汇为巨渎;穿城绕郭,汹汹相续。”对济水索本求源,对《禹贡》和沈括对济水的研究进行了继承和发扬。

  济水在古代是除黄河之外被诗化程度最高的一条河流。从唐以来,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韩愈、苏轼、司马光、文彦博、元好问等大诗人都为济水吟咏出了许多名篇佳句。仅白居易就为济水留下多篇诗作。他的《题济水》,以“朝宗未到海,千里不能休”赞其顽强,以“自今称一字,高洁与谁求,唯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赞颂济水的高洁。唐边塞诗人李颀《与诸公游济渎泛舟》:“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不但证实了直至唐代济水之大,可以荡舟,而且用“晴山傍舟楫”,“萍藻生虚空”,生动地刻画了济水两岸的秀美景色。南北朝诗人吴均的《酬别江主簿屯骑》、北宋名相文彦博的《题济渎》、清王铎的《济渎池》、孙灏《济水》,都是歌咏济水的不朽佳作。历代文人墨客对济水的激扬文字,不仅对济水崇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对我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济水文化奠定了深厚底蕴。

  作者单位:水利部老干部局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谁让珊瑚“失色”
    位于纽约市中心的全球首个实时碳计数器。   “全球二氧化碳…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