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的水文化与现代求雨
澳洲关水的神话及文化
古代澳洲土著人有许许多多关于水的神话。远古时期, 澳洲土著人把他们的图腾——虹蛇看作是水的象征。从中部地区虹蛇神话中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生活在内陆沙漠山地, 气候干旱、常年缺水的土著人是多么地渴望拥有和得到水。
雨神求雨。中部内陆土著部落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在远古创始时期, 该部落的虹蛇图腾murunta、雨神及雨神的弟子居住在远离部落的西部海滩。为了求雨, 雨神将它的一个弟子投入大海让虹蛇吞食。这样弟子浑身都沾上虹蛇那闪闪发光的白色鳞片。然后, 在雨神的命令下, 巨蛇吐出小雨神, 使之变成一片乌云升腾至部落上空, 于是雨水便顺着弟子的头发落到地上。雨停后, 雨神便变成彩虹带着它的弟子回到西部海滩。澳中地区常年干旱, 土著人生活艰难。据说干旱一般会持续到雨神和虹蛇的再次显灵, 土著人才能等来又一次的甘霖。
众蛇争水。中部地区的虹蛇不像其他地方的虹蛇可常年栖居在同一个深潭。由于气候的原因, 它们在雨季生活在山顶岩洞里, 在旱季则把家移至峡谷,等到雨水充满岩洞, 才回到原住地。不要说土著人了, 看来那里的图腾也缺水, 因此就引发了众蛇争水的传说。居住在马拉加拉(Maratjara ) 泉的虹蛇wanambi 不愿让沙丘大蟒蛇和咸水丛林蛇分享泉水, 于是大蟒蛇、丛林蛇决定杀掉wanambi虹蛇, 以达到随时饮水的目的。但经过一番较量, 它们没能赶走大虹蛇, 最后达成协议: 和平相处, 共享甘泉。
偷蛇引水。在土著人看来, 有虹蛇的地方就有水。中部库那(Conner) 山地区的土著人认为, 他们的虹蛇被临近部落的巫医施了魔法偷到自己领地的水泉去的。据说巫医将自己变成小蝴蝶, 诱惑wanambi出洞。紧接着又变成多只老鹰, 吹着魔曲将wanambi制服后, 硬是把wanambi偷到自己领地的欧威利纳(Owellinna) 泉。看来现在仍是汩汩流淌的欧威利纳泉, 还多亏了从前巫医的偷蛇引水之举。
裸舞乞雨。当代澳洲人裸舞乞雨,生活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当代澳洲妇女受印度妇女“裸体求雨”以及尼泊尔妇女裸舞乞雨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启迪, 不惜采取极端的方式来求雨。据澳大利亚广播电台报道, 维多利亚州西北部欧延镇的妇女举行声势浩大的裸舞乞雨的仪式。当地妇女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委员会, 发起了一项宣传节水的公众运动, 举行乡村音乐会, 并由一位求雨舞蹈专家根据美国印第安人和其他土著民的仪式精心编排了一个传统的求雨仪式。之后, 维州各地真的出现了降雨天气。久违的甘霖不仅滋润了干涸的土地, 也为当年维州的山林灭火工作最终划上了一个句点。究竟是裸舞求雨灵验了, 还是天气变化自有其规律, 人们自有评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起码这场“裸舞求雨”鼓舞了当地人的士气、振奋了社区精神, 增强了人们的节水意识。
绝望的现代求雨
澳大利亚的土屋巴城(Toowoomba)位于昆士兰州的东南部,这座城市曾被称为“花园之城”。然而今天,这里的的居民现在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极端的缺水问题。他们荒废的花园的喷水头已经三年没有喷水了,并且2006年政府对居民用桶水浇草浇花的做法下了禁止令。
土屋巴城是如何变成今天这种缺水局面的呢?并且在过去地15年,这里的人们是如何与干旱做斗争地呢?
其实干涸地河床和褐黄色的足球场并不是这里地居民最担心的事情,他们最担心的是干旱无雨也许会剥夺人们在这块土地的生存权,要知道这里是澳大利亚干旱最严重的地方,持续的时间已经超过一个世纪。尽管如此,土屋巴城还是周边农村居民看好的地方,包括临近的达令县(Darling County),因为这里曾是一片肥沃的土地,直到后来雨水才逐渐减少,到后来干脆就不再光临。Dianne Thorley是该市的市长已经8年了,他说:“我们从1992年就实行了城市限水政策 ,整个澳大利亚正在经受着干旱的炙烤,有点像一个逐渐变干的苹果。”
然而,幸运儿正在光临这个城市及周边地区,因为最近科学家要在这里做也许是世界上技术最为先进的的科学实验,即人工降雨实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使用的是国外进口的物质,通常是碘化银、盐或者干冰。科学家通过向云层注入这些物质使水汽凝结成小的颗粒,进而形成雨滴,这种技术已经在地球的其他地方应用了60多年,有的地方成功,有的地方失败。但是人们还是以永不衰竭的兴趣对这项气象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并且不断地在天空中做实验,科学家坚持在经费紧张和很多人持怀疑态度的情况下进行各种试验研究,积极探索干旱地区的现代求雨模式,现在土屋巴这个干旱的小城正在等待着这一先进技术的检验。
如果不是这里的人们急需用水,人们是不会轻易做这样大规模的实验的。昆士兰政府投资了670美元用于与此相关的4年期项目,这是一个多部门合作的实验研究,其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应对各种干旱,包括盐碱化对树木的影响和循环再生水变成饮用水的研究,该国水资源部部长Craig Wallace说:“这样的实验不能确保100%的成功,可能有些怀疑者还是对我们的实验皱眉头,但人人皆有家,为了昆士兰的人民,我们要尽一切努力”。
人工降雨由美国人Bernard Vonnegut 在1946年在世界上做了第一次实验,他是著名小说家。他和他的兄弟,从那以后开创了一个有色彩的时代,他的技术和理念很快被很多国家所采纳。在随后的30多年里,美国每年约花费成千上万的美元用于人工降雨研究,甚至在美国对越南作战时还使用人工降雨技术阻断了胡志明市的城市物质供应。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人类的人工降雨还需要使用蛇油,在随后的10年里,人们对于这种使用蛇油的人工降雨逐渐地失去了兴趣。
根据美国天气研究中心的Roelof Bruintjes 专家介绍,昆士兰州的人工降雨最大的优势在于一些云层似乎更加有利于形成降雨,从11月份起这种有利于降雨的云层会越来越多。项目研究人员约30个,他们使用CP2型多普勒雷达先行分析云层的物理性状和变化趋势,包括碘化银被散播到云层后的变化,与地面雷达和预报设备联合工作,系统能够返回大气的3D立体图,就像对人体进行扫描一样,这种方式不仅能确定在何时和在什么情况下进行飞机投放,还能让科学家观察到云层中的水和冰块是如何被所播散的化学物质所影响变化的。这种降雨方式还未曾在地球其他地方使用过,Roelof Bruintjes说,当我们知道适合降雨的云层在某个干旱的地方发展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系统进行降雨优化。
土屋巴的农民们早就知道了科学家们这一次实验的结果,只有零星的几滴雨!零星几滴!人们对雨的期望好像没有结束的尽头,这令很多农民失望。“农村社区居民的失望更甚”,土屋巴的市长说,“当事情发展到无法控制的情况时,人们会对所发生的一切会焦燥不安和急躁,这对人们的家庭生活有极大影响”。澳大利亚20世纪90年代民众就自发成立了一个群体组织叫做丛林联会(Bush Connection) ,旨在清除干旱对人们造成的社会影响,包括:酗酒、家庭暴力和自杀等。
不管土屋巴的人工降雨实验能否带来降雨,它至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希望的绿洲。象澳大利亚其它地方一样,土屋巴人正努力采取其它措施为人们获得足够的水源。例如从地下200余米处抽水到山区缺水的地方等。该市已经投资36亿美元用于城市的水基础设施建设,该市投资的760万美元进行的这次人工降雨实验,虽然没有成功,但却很值得。“人们总是要先做些事,然后才成功,如果我们不得不用水泵和管道将水从很远的地方输送过来,研究其他的办法是值得的”,土屋巴的市长说。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