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语言生态

作者:任钧    文章来源:吉林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5-28
 

  语言生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和语言教育有密切的关系。在构建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时,我们应该关注语言生态与语言观念教育、语言生态与语言素质教育、语言生态与母语教育、语言生态与外语教育等之间的关系。可见,保护好语言生态,首先从教育入手,改革教育模式,推进教学现代化。

  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当前,现代社会中的英语教学改革必然要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构建语言的、思维的、文化的与创造的现代教育与研究思想,培养语言知识深、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所以,以英语素质教育为目标,承担智慧启蒙与人格塑造双重使命的英语教学现代化亟待全面推进。

  英语教学现代化能保护语言生态。首先是对语种的保护。目前在全人类近六千种不同语言中,存在着与之同样多的思维方式。语言的变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一旦有一种语言消失,人类便减少了一种思维方式。可见,今天的语言教学承担着保护语言生态的责任。其次,英语教学现代化有利于教书育人。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与训练中,充分发挥语言的沟通思想与交流情感、和谐人际与联系社会等优势,对学生身心与健康无疑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道德与情操势必会有良好的熏陶。再次,学习语言实则是思维训练的过程。最后,英语教学现代化能助推文化传播。党的十八大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号召,英语教学能够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作用。美国南加州大学克拉申教授认为,语言习得,首先有足够的语言输入,之后才有丰富的语言输出。其中,重要的通道是语言对文化的译介与传导。所以,英语教学助推文化的传播,自觉地担当了时代的责任与使命。

  全面推进英语教学现代化。第一,要尊重语言的认知规律,丰富教学的语言环境。人的认知规律是从感觉到知觉,从具体到抽象,是以外界信号为刺激,以主观感知为结果,是主观与客观的相通。显然,丰富英语教学的语言环境,用充分的学习资料深化感知,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第二,要创建有意境的教学环境,促进语言的中西合璧。汉语有1300多个音节,但语言文字形象亲切,易学易懂;而英语音节多达40多万个,抽象繁杂。为了化解汉英语言的屏蔽,运用中华典籍中的意境之说,以东方形象思维与西方抽象思维相融合,互依互融。在教学中,先展示教学内容的物境,尽现“形似”的感知材料,将英语的抽象语言与符号充分形象化,既而体会英语语言的情境,跨越物境而深得其情;最后,教学在物境与感知相伴,情境与思维并行,开始意境与憧憬交融时,英语教学层次渐深,教学从此别开生面。运用意境学说不但扭转了英语难学的局面,创造了中华典籍畅通英语学习的方法,而且,在意境学说的物境、情境与意境的思索品味中,实现了汉英语言的语意贴近与语境回归。第三,要参与语言学习的实战演练,注重学习的应用效果。实践是检验语言学习效果的客观标准,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我国心理学家潘菽指出:“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语言的实践活动能引导学生学会以语言为中介,善于捕捉社会与个体的经验。实战演练增强了学生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锤炼了意志与动机,从而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英语教育中健康成长。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延伸阅读
    没有相关文章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科学家发现中国最大蜻蜓化石
    赵氏修复蟌蜓前翅光学照片。(图片均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