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热点 >> 气候变化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拯救地球,虽任重道远但应保持希望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拯救地球,虽任重道远但应保持希望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24

 

尽管不合常理,但事实就是温室气体适度减排的代价就是又一笔巨大的财富向少数产油国转移。在任何情况下,与发展中国家碳足迹成指数式扩张的现实相比,从改变交通运输方式行动中节省下来的这几加仑汽油造成的污染又算得了什么呢?

中国平均每周能新建两座燃煤电站。世纪之交,中国汽车拥有量不到100万辆,而据预计,在大约20年内,中国汽车年销量将达到1800万辆——这又将对全球气候产生何等巨大的影响呢?而我们还没有考虑另外一个经济腾飞的大国——印度——对化石燃料的庞大需求。

于是,对气候变化的另一个借口,我们亦深感绝望:控制气候变化难度太大。只有所有国家都一致朝着低碳经济努力发展,气候变化才能够得到控制。如果美国不打算改变其挥霍能源的习惯,如果中国不愿意承担未来经济增长减缓的风险,那么制定出可行的国际条约,实现到2050年温室气体减排80%的目标,还有何希望可言?

是的,改善气候变化的确任重而道远,但同样肯定的是,这一切都是有可能的。坚持相反意见的人可以去读读一篇新的研究报告,即《气候变化问题中国际协议的关键因素》。该报告由伦敦经济学院出版,由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带领的一批专家撰写。

《斯特恩报告》是2006年为英国政府准备的,它以冷静审慎的笔调,分析了气候变化当中的经济学,这一最新的短期报告放弃了魔法式的解决方案。相反,它将气候变化的挑战分解为多个部分,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如市场机制、技术进步、改变行为等。其核心结论是治疗“绝望症”的良方妙药:“气候变化的挑战是深远的、全方位的和全球性的;但也是可以控制的。”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僵局中的核心问题,该报告制定了详细的路线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分担改善气候变化的重任。

该报告认为,对于发达经济体碳排放的最高限制应当立即执行——这些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但是直到2020年之前,新的国际交易机制不应当给发展中国家设定强制性减排目标。在这期间,较贫困的国家可以通过销售减量凭证来筹集资金,从而最终缩减本国的碳足迹。

我并不认为该计划十全十美。但是与技术相结合,该报告向我们展示了问题是可以轻易解决的。美国两党总统候选人都支持碳排放交易。一位美国朋友告诉我,拯救地球可以成为一项“美国使命”,使追求利润的企业家和呼吁更好地管理地球的福音基督徒两大角色结合起来。

对中国来说,或许现在它还有其他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我想中国也不愿意在一个极其酷热的地球上走自己的富强之路。

2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应对气候变化的三个时间期限
    利益考量与科学认知影响中国
    全球变暖导致“蟹占鱼巢”
    气候变化致浅海鱼群构改变
    气候变化迫使植物向更高海拔
    气候变化挑战我国水安全
    世界环境日:新西兰总理呼吁
    气候变化与水环境的脆弱性
    中国流域水污染现状与控制策
    欢庆地球日 发出"应对气候变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