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污染治理篇 >> 污染原理 >> 水体污染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国流域水污染现状与控制策略的探讨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中国流域水污染现状与控制策略的探讨
http://www.eedu.org.cn    作者:孟伟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28
摘要:我国流域水污染十分突出,严重制约着流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中国各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当前各流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关系,探讨流域水污染防治与水环境综合管理的主要问题,提出流域水污染控制的策略与原则。

  关键词:流域水环境质量;水环境管理;水污染控制策略

  1 中国流域水污染状况

  经近20年的改革开放使经济迅猛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尤其是流域水污染十分突出,严重制约着流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1 中国水环境监测网络 全国水环境质量监测站网分4级控制,分别为国控测点、省控测点、市控测点站和县级测点,省控以上地表水监测网络共有:1868条河流、182个湖泊和440个水库,共设置监测断面9000多个。国家地表水监测网络共有:由260个重点监测站组成,监测250条河流、18个湖泊和10个水库,监测断面759个。目前已初步形成水质自动监测能力,其中有国家投资建设82个,地方投资建设79个,总数已达161个。

  1.2 流域水污染状况[1] 2003年度7大水系409个重点监测断面中,38.1%的断面满足Ⅰ~Ⅲ类水质要求,32.2%的断面属Ⅳ、Ⅴ类水质,29.7%的断面属劣Ⅴ类水质。其中七大水系干流的118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53.4%,Ⅳ、Ⅴ类水质断面占37.3%,劣Ⅴ类水质断面占9.3%。各水系干流水质好于支流水质。

  长江水系:国控监测断面103个,其中Ⅰ~Ⅲ水质比例占71.8%,Ⅳ~Ⅴ类占17.5%,劣Ⅴ类占10.7%。长江水系的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氨氮。

  黄河水系:国控监测断面44个,劣Ⅴ类水体占38.7%。干流22个断面中Ⅱ~Ⅲ类水质占3l.8%、Ⅳ~Ⅴ类占54.6%、劣Ⅴ类占13.6%,干流水质好于支流。

  珠江水系:珠江水系水质总体良好。33个国控监测断面中,81.8%的断面为Ⅰ~Ⅲ类水质,12.1%的断面属Ⅳ类水质,6.1%的断面属劣Ⅴ类水质。主要污染指标是挥发酚、氨氮和石油类。

  松花江水系:41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Ⅲ~劣Ⅴ类水质比例分别为:7.7%、64.1%、10.3%和17.9%。嫩江和松花江干流以Ⅳ类水质为主。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

  淮河水系:86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Ⅱ~Ⅲ类水质断面占18.6%,Ⅳ、Ⅴ类水质断面占41.9%,劣Ⅴ类水质断面占39.5%。淮河干流14个断面中,Ⅱ、Ⅲ、Ⅳ、Ⅴ类水质比例分别为14.3%、21.4%、57.1%和7.1%。56.8%的省界河段水质为劣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石油类和生化需氧量。

  海河水系:65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的断面占21.5%,Ⅳ、Ⅴ类水质的断面占24.6%,53.9%的断面为劣Ⅴ类水质。海河水系污染仍严重,但与去年相比水质有所改善。海河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

  辽河水系:37个国控监测断面中,满足Ⅲ类水质要求的断面占29.7%,Ⅳ、Ⅴ类水质的断面占29.7%,劣Ⅴ类水质断面为40.6%。辽河水系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生化需氧量、石油类和挥发酚。

  湖泊水库:2003年度监测的28个重点湖库中,满足Ⅱ类水质的湖库有1个,占3.6%;Ⅲ类水质湖库有6个,占21.4%;Ⅳ类水质湖库有7个,占25.0%;Ⅴ类水质湖库有4个,占14.3%;劣Ⅴ类水质湖库有10个,占35.7%。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总磷。太湖、巢湖处于轻度、中富营养状态,滇池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

  综上所述,上述7大水系中污染较严重的为淮河、海河和辽河水系,其中主要污染物为氨氮、石油类、BOD和COD等。水污染程度与地区降雨量有关,在年降雨量为650mm以上的地区,水流域的Ⅰ~Ⅲ类水质百分率较高。

  2 实施流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

  2003年我国GDP占全世界份额的4%,但物耗却占全球的7.4%~40.0%。其中,单位GDP能耗为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我国主要耗水指标与发达国家对比如表1所示[2],高物耗低产出带来高污染负荷的特征,造成流域社会经济与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程度下降,水污染严重。

表1 中国主要耗水指标与发达国家比较

指标 我国 发达国家
万元GDP用水量/t 465 13~91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t 95 19~85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55 85
农业GDP用水效益/(美元/t) 10.7 85.5

 表2 钢铁联合企业单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

指标 国际先进 国内先进 国内一般
可比能耗/(kg标煤/t) 680 720 780
炼钢原料消耗/(kg/t) 1070 1080 1090
生产取水量/(m3水/t) 6.0 10.0 16.0
废水排放量/(m3/t) 2.0 4.0 6.0
COD排放量/(kg/t) 0.2 0.5 0.9
石油类排放量/(kg/t) 0.015 0.040 0.120
烟/粉尘排放量/(kg/t) 1.0 2.0 4.0
SO2排放量/(kg/t) 1.0 2.0 2.5

  在工业生产方面,以钢铁联合企业为例,钢铁联合企业的单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比较见表2[2]。单位产品物耗远高于发达国家,排污量也高于发达国家。因此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能耗、物耗,减少排污将成为流域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策略与原则。

  在农业生产方面,1978~1995年全国化肥用量增长了97%,而粮食仅增长了36%,即粮食产量每增长1%,化肥施用量增长近3%。以长江流域上游为例,陕西甘肃片、川东片、滇东和三峡库区片构成长江流域上游水土流失四大重点片区,水土流失面积为18.9万km2,占四大片土地总面积的53.9%,占长江上游总面积的18.9%,但年均土壤侵蚀量为8.8亿t,占长江上游年均土壤侵蚀总量的58.0%,占全流域的1/3强。“四大片”的坡耕地近550万hm2(其中陡坡耕地约占1/3),仅占其总面积的15.6%,而年均侵蚀量高达3.8亿t,占“四大片”年均侵蚀量的43.5%。高水土流失同时带来大量面源污染负荷,直接影响河流水环境质量。长江流域上游各生态敏感区实行严格的人口政策和粮食补给政策,是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我国仍有61%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设施得以修建的城市,能正常运行的也只有50%;还有的由于污水收集管网的原因,污水处理厂处理量不足设计处理能力的20%。我国的城市污水治理比发达国家晚了30~40年,在管网建设方面甚至晚了100多年。正因为污水处理率的低下,中水回用水平低,大量城市污染负荷直接进入河流、湖泊,影响着我国各类水体环境质量。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水资源化率,有效削减污染负荷将成为流域水环境保护的核心工作。

  总之,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是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任务,必须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建立流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管理综合决策模型,将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置于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的大系统中,协调流域可持续发展。

  3 实施海陆统筹,陆海兼顾治理策略

  我国近岸海域水质以劣Ⅳ类和Ⅱ类为主;以无机氮、无机磷为代表性的营养盐在我国四个海区均严重超标,特别是在城市集中和工业化发展迅速的近岸海域。总体上,东海污染最重;其次是渤海、南海和黄海。陆源排放氮、磷、有机物引起近岸海域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1984年以后赤潮频率加快、次数增多,1998年发生的赤潮频率最高,达22次,赤潮发生的范围扩大,赤潮持续的时间延长。赤潮生物中腹泻性、神经性、麻痹性藻类均存在。

  40多年来,我国围海造地、开垦滩涂总面积超过了66万hm2,红树林从50年代的5万hm2降为目前的1.5万hm2,减少70%以上,芦苇、沼泽、泻湖等滨海湿地丧失约50%,由于人为开采、电厂温排水、海上倾废、透明度下降等原因,近十年时间,近岸珊瑚礁80%遭不同程度破坏,水生生物多样性下降, 水产品结构劣化,经济价值下降。

  海岸带是流域社会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保护海岸带环境成为流域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控制流域污染是保护和恢复海岸带环境的根本措施。目前,河流与海洋控制目标不相协调,如何实现河流与海洋统一规划和管理将是流域水污染控制的一个内容。改善海洋环境质量的基本原则是:以海岸带环境质量改善为近、中期任务的核心,以河口与海岸带生物栖息地保护和重建为重点,以法规、标准和管理职责的完善为保障。要积极开展近岸海域的环境容量与生态流量、河口盐度合理化分布途径、河口沉积物对生物栖息地影响的控制措施、降低海岸带自然生态循环过程的干扰和海岸带环境生态健康标准研究。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原创]《环境管理研究》博客
    我国化学物环境管理立法建议
    完善我国化学物综合管理和专
    环境法论坛:我国化学物环境
    探究环境质量恶化的制度根源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建立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探讨
    《科学世界》:东滩水暖鸟先
    浅论旅游环境管理
    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若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