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牛化石研究挑战古气候传统看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化石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4-26

巴黎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中的海牛化石标本
 
来自俄亥俄大学的M.Clementz及其合作者通过对古老海牛的生态演化进程进行研究,改变了人们对5000万前始新世首批现代哺乳类出现时气候状况以及海水组成的看法。
 
海牛(Sirenia)命名于希腊神话中的海妖莎琳(sirens)和美人鱼(mermaids),它是一类古老的水生哺乳动物,以植物为食,生活于沼泽、河流、入海口、海洋湿地以及滨海水域中。海牛现存四种,共两属两科:懦艮(dugong,共一种)、海牛(manatee,共三种),其余均为化石属种(包括18世纪灭绝的北海牛)。
 
Clementz近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海水18O含量的纬度梯度——来自始新世海牛牙齿珐琅质的证据”的文章。Clementz在研究中综合了来自不同地质时期不同地域海牛化石的同位素成分,以及大量的古气候资料,以期解决一直存在的关于始新世气候的争论,Clementz相信,他的研究对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的最初阶段,他们并未预料到会取得这样的成果。但随着化石样品的积累,关于化石海牛习性、食谱等方面的数据愈加完善,它们一齐描绘出了整幅古代海牛的生活场景,继而,科学家们就足以全面掌握当时古气候、古环境的资料。他们发现,始新世的地球正在经历一场显著的气候变化。
 
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古代海水的氧同位素含量分布模式与现代相似,即低纬度含量高,高纬度含量低。但是,经过研究,Clementz发现,始新世低纬度带所产的海牛化石中氧同位素的含量大大低于预估值,这表明了当时低纬地区比现今要湿润得多。这种气候状况能够造成当时氧同位素组成的极大差异,继而影响到人们对于古气候、古温度的推测。Clementz说,以前的学者在测算古温度的时候都受到了它的影响,因此其结论大多不准确。
 
拓展阅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延伸阅读
    没有相关文章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海牛化石研究挑战古气候传统看法
    巴黎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中的海牛化石标本 来自俄亥俄大学的M…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