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热点 >> 荒漠化与沙尘暴 >> 文章正文 | ![]() ![]() |
|
|||||
| |||||
谁说沙尘都为害:挽救了亚马孙地区的撒哈拉沙尘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郑晓春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30 | |||||
在一般人眼里,漂浮在空气中的沙尘除了给人带来烦恼外实在没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然而,以色列魏兹曼研究院的科学家研究发现,正是这些漂浮在空气中看似不起眼的沙尘,却有着不容忽视的全球性影响,可以说从气候到海洋食物链都与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 那么,是什么使非洲沙漠某一特定区域成为保持亚马孙生态平衡的“生命之源”呢?为解答这一问题,魏兹曼研究院的兰•考瑞博士与来自美国、英国和巴西的科学家,将注意力放在了乍得北部方圆2万平方千米的博得乐谷地。据说,该地区是世界最大的风沙源。 兰•考瑞博士的第一个研究目标是对博得乐谷地向亚马孙雨林提供的矿物质进行量化分析;另一个目标是试图解释为什么非洲的一个小小谷地,竟然能够成为世界头号沙尘的“输出者”。 考瑞和他的研究小组使用了两种卫星传感器,一种可以覆盖广阔的区域,用来监测和评估沙尘暴的规模和运动情况;另一种可以提供沙尘成分的精确信息。此外,卫星每过一定间隔拍摄一次图像,以便科学家对风向、风速和携带的沙尘量进行分析。在大西洋上空,研究人员还另外设立了2个监测点,以帮助评估沙尘在向南美漂浮中的“损耗”情况。 对监测结果分析后,科学家得到了令人意外的发现。仅占撒哈拉沙漠0.2%%的博得乐谷地,却为亚马孙雨林提供了56%%的沙尘;此外,每年从撒哈拉沙漠飘到南美的沙尘约有5000万吨,大大高于以前估计的1300万吨。 考瑞博士解释说,博得乐谷地之所以能为亚马孙提供如此大量的沙尘,是由该地区独特的地理形状决定的。从卫星图像上看,该谷地两侧被巨大的玄武岩山体所包围,西北方是一个狭窄的开口,进入谷地的风最终将全部能量集中在这一隧道一样的开口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天然“风洞”,“风洞”的风口直指沙源,从而为它们漂洋过海提供了能量。 考瑞表示,虽然沙尘不是什么有利可图的输出物,但了解它们长途跋涉的旅程及对全球生态的影响,却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本报特拉维夫6月28日电)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若尔盖草原可能是北方沙尘起 沙尘——地球客观平衡运动自 沙尘灾害的法律防治 沙尘入侵我国路径探明 分东、 沙尘暴启示:日本的沙尘与中国 沙尘的警报,羊年的反思 |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