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热点 >> 荒漠化与沙尘暴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沙尘暴启示:日本的沙尘与中国的一次性筷子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沙尘暴启示:日本的沙尘与中国的一次性筷子
作者:姜素芬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20
  近日,我国北方出现了自2003年以来最大范围的强浮尘天气、强沙尘暴天气,造成的损失严重。不仅中国北方,日本也遭遇了沙尘天气。4月18日,日本首都东京自2000年4月以来首次遭遇沙尘天气。日本媒体称,沙尘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的沙漠地带,偏西风将其吹到日本。

  科学研究表明,沙尘暴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气候的干燥,而人类活动通过干预陆地表面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沙尘暴并不是在所有起风的地方都能发生,只有那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生沙尘暴。在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不高,一些过度掠夺性的开采破坏行为加剧了这些地区的沙尘暴灾害。

  显然,沙尘暴更加频繁和剧烈地发生,与乱砍滥伐树木不无关系。当日本媒体把沙尘归结为中国大陆地区的沙漠地带的时候,也是他们应该反省之时。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是我国森林遭到过度掠夺性开采的因素之一。

  日本农林水产省林野厅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全年一次性筷子的消耗量约为257亿双,96%%来自中国。据日本一位从事环境问题研究的人士介绍,如果按一棵成年树木能够生产出一万双筷子计算,那么中国对日出口的200多亿双一次性筷子至少需要250万棵树。与日本国内所采用的“间伐”方式不同,中国的森林采伐大都是采用“一采光”式的砍伐方式,应该说这是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一种毁灭性的采伐。由于后续植树工作乏力,原本是可再生的森林资源就变成了一次性资源(《环球时报》2004年4月23日报道),同时,这也是造成沙尘天气的根源。

  日本人不知道森林的重要性吗?他们非常清楚。日本国内森林覆盖率近67%,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中国森林覆盖率不到17%。尽管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如此之高,日本却不准对国内森林进行商业性采伐,木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而且,日本还通过完善其法律体系,制定了《国有林事业改革的特别措施法》、《关于国有林经营管理的法律》、《关于国有林活用的法律》、《森林法》、《森林林业基本法》等多部法律,来保护其森林资源。

  看了这些,你不能不佩服日本人的环保意识。然而,他们的这种环保意识太狭隘了一点。日本人为了鼓励从中国进口一次性筷子,从1999年年初开始把进口关税由原来的5.2%%下调到4.7%%。这种调整显得意味深长。

  但是,环保问题并非一国之事,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倘若环境遭到破坏,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当沙尘天气现身于东京,日本人应该为此清醒。狭隘的环保者,同样逃不了大自然的惩罚。他们不仅应该成为本国环境的保护者,也不应该成为他国环境的破坏者———无论这种破坏是间接的还是直接的。

  当然,更应该反省的还是我们自己。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继在一次性筷子的竞争中退出的时候(比如韩国,不仅早就停止了出口一次性筷子,还成了一次性筷子的进口国),为什么我们还继续以毁灭森林为代价,换取那么一点蝇头小利?据统计,我国森林在10年间锐减了23%%,可伐蓄积量减少了50%%。云南西双版纳的天然森林,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每年以约1.6万公顷的速度消失着。以这种破坏速度,我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

  日本的森林之所以保护完整,与国民的环保意识不无关系,同时,也与其相关制度的完善密切相关。而我们呢?迄今为止,相关法律对破坏森林行为的惩处依然过轻,权力寻租下的乱砍滥伐行为依然严重,且大多难以得到追究。而且,相关配套措施也难以起到积极作用。木制一次性筷子虽然已被纳入消费税范围,然而,5%%的税率对扭转人们的价值观念作用极其有限。

  笔者认为,大范围的强沙尘暴天气是一个醒目的警示,为了保护我们有限的森林,我们应该修订现行法律,对破坏森林的行为予以严惩。同时,应全面禁止木制一次性筷子的生产和出口,通过宣传让国民树立起环保意识,通过建立激励制度,鼓励人们植树造林,使人人都成为环保志愿者。 (姜素芬)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沙尘灾害的法律防治
    杨文斌:使用新技术 抗衡沙尘
    专家会诊:今年沙尘暴为何如
    如何以科学态度对待沙尘暴
    沙尘入侵我国路径探明 分东、
    沙尘暴与沙漠起源
    沙尘暴有助于减少酸雨
    孙鸿烈院士提出今后沙尘暴研
    沙尘暴频发拷问防沙治沙执法
    寻找沙尘暴的根源:阿拉善荒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