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热点 >> 荒漠化与沙尘暴 >> 文章正文 | ![]() ![]() |
|
|||||
| |||||
固沙新技术为荒漠化治理提供新途径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吕雪莉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10 | |||||
3月6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柴达木盆地农田与草地退化植被恢复技术及示范”成果进行了评价。经质疑和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此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寒旱所沙漠室主任董治宝研究员介绍说,此项成果是中国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8个示范区课题之一。项目的开展将为柴达木盆地沙漠化、荒漠化的治理提供技术支持和示范作用,为中国西部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沙漠化、荒漠化的治理提供良好的借鉴。 “OH固沙植生技术”是此项成果的主要创新点之一。“该技术成本较低,材料可降解,施工简单方便,固沙效果明显。”董治宝说。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是中国第四大盆地,由于长期自然因素和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目前,盆地森林覆盖率不足1%,荒漠化面积占盆地总面积的38.9%,整个盆地每年因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亿元以上。 这种技术首先要在沙漠上播撒草种和化肥,然后喷水,再将配好的药剂均匀喷洒在潮湿的沙漠表面。20秒后,沙漠表面将会凝固,一到两个小时后,沙子会完全凝固好,人可以在凝固的沙面上自由行走,而不会影响固沙的效果。15天左右,草就可以长出来。 课题的负责人之一、青海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李润杰研究员介绍说,让松散的沙子凝固在一起的是一种化学药剂,这种药剂无任何毒副作用,能使沙子变成橡皮状的固体,既可以渗水又可以保持水分,防止水分的蒸发。在草生长的过程中,药剂中的化学物质则会逐渐降解。待草长成后,枯黄的沙漠被碧绿的青草所代替,沙漠也就变成了绿洲 “我们还将这一技术用于青藏铁路的防沙治沙中,使侵袭铁路的流沙得到了固定。”李润杰说。 科学家们还研究出了沙区典型荒漠植物和人工牧草的需水规律,针对不同的区域提出了相应的灌溉模式;引进筛选了49种草种和树种,掌握了6种当地优良灌木、9种外域树种和6种优良草种的繁育技术;对绿洲防护林建设、盆地内的移民生态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中国的荒漠化问题很严重。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而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 李润杰说,项目的开展为治理荒漠化寻求了新的有效途径,和过硬的技术方法。他同时表示,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跟踪评估。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努力实现从“沙逼人退”到“ 数据表明全球每年荒漠化经济 治理荒漠化,以色列有办法 沙尘暴是个循环系统 地表尘土 动员社会力量加强荒漠化治理 科学家首次揭示沙漠化发生规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信奉人定胜天成我国荒漠化治 寻找沙尘暴的根源:阿拉善荒 200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沙漠 |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安网备案:4420003010510号 本站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