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产业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热点 >> 湿地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组图]河北湿地40年减少九成多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河北湿地40年减少九成多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燕赵都市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13

 

  记者述评

  湿地不要只留下干涸的背影

  水留给国人更多的,可能是悲伤的记忆,一部治河(黄河)史,几乎就等同于一部中国历史。多了,是洪水;少了,那就更不行了,比如今天我们忧虑的,主要是湿地的减少及消失。

  有消息说,河北湿地,四十年来损耗达九成,从一万多平方公里到几百平方公里。我们选取了张家口刚刚消失的坝上淖儿———安固里淖,中原的人工湿地衡水湖、广府洼地等作为个案,来看看河北湿地的现状。

  那个曾经波光潋滟的淖儿,说干涸就干涸得无影无踪,只是把一个盐碱化的背影留给造访的人们;那个庞大的原本是人类废水回收洼地的平原湖泊,如今是人们小心翼翼呵护的自然保护区;还有那个曾经映照过太极光影的广府洼地……

  人力摧毁了大多数的湿地,而人力又在不知疲倦地营造新的湿地。一兴一废之间,透露出极为丰富的信息。对于生活在自然界这个大的循环系统中的人来说,自身的活动必须与自然的吞吐合拍,过分强调改造自然、强调人定胜天,只能是既悖谬了自然,也荒废了人生,到终了,一切还得从头再来。

  这些年来,我们为了保持白洋淀的水位,不断调水,上游的王快水库和西大洋水库无水可调之后,又跨流域从漳河水系的岳城水库调水。那急匆匆从冀南赶来的水,尽管沿路损耗很大,还是部分缓解了干渴的淀洼。今年,更有专家提出,从黄河水系调水给白洋淀。幸好,还不到从青藏高原调水的地步。

  与白洋淀一样,衡水湖也是一个基本靠人工维系的湿地,今年白洋淀水污染导致大批鱼死亡的时候,衡水湖的渔民自豪地说,现在,白洋淀的车都来衡水湖拉鱼。

  不知道这样的情形会持续多久,也不知道人力对湿地的维系与人力仍在进行的破坏之间,哪一个速度更快一些?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我们真的希望,各地在安排生产生活的时候,考虑一下对环境的呵护。

  如此,我们再逐步恢复一些湿地,从一点点的小地方小循环做起,慢慢恢复大自然的循环。我们也希望,现在的湿地,不要再仅仅留给我们一个个干涸的背影。

  但愿,这样的事情能逐渐为更多的人认识和践行。

上一页  [1] [2] [3] [4] [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走进湿地
    香港米埔湿地生态功能价值估
    密云水库湿地建设浅谈
    湿地脆弱系统的生态恢复
    湿地脆弱系统的生态恢复
    湿地与人水和谐
    我国湿地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中国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
    中国湿地的利用
    湿地保护与利用存在问题的原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