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保护湿地,关爱白天鹅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中,我们三门峡市又迎来河南省第二十八届“爱鸟周”。今年“爱鸟周”的主题是“保护湿地,关爱白天鹅”今天,我们隆重纪念河南省第二十八届“爱鸟周”,就是要大力宣传湿地保护和关爱白天鹅重要意义,呼吁全社会进一步重视和支持湿地保护和关爱白天鹅,不断提高湿地保护水平,加强对白天鹅的保护工作。
展望未来,黄河湿地若在不知不觉中退化了,消失了,那么每年冬季如约飞临的洁白的天使、美丽的精灵——白天鹅,也就不再飞临我市,到那时我们三门峡市将面临着什么样的情景呢?那将是不堪设想的!今天,我们拥有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好的生活,但也面临着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由湿地遭到破坏引发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全社会要求加强湿地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
一、以科学发展为动力,进一步认识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切实维护和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
湿地是地球上的土壤、水体和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那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湿地的形成一般有两种主要途经:一种为陆化过程,由于水体系统水位、水体系统自身以及流域的营养状况、植物地理条件、水体系统不断淤积使淹水深度变浅,并伴随有水生植物的发育而形成湿地;另一种途经为沼泽化过程,陆地系统由于河流泛滥、排水不良以及地下水水位接近地表或涌水等作用而形成湿地。
湿地是地球上的土壤、水体和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那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湿地的形成一般有两种主要途经:一种为陆化过程,由于水体系统水位、水体系统自身以及流域的营养状况、植物地理条件、水体系统不断淤积使淹水深度变浅,并伴随有水生植物的发育而形成湿地;另一种途经为沼泽化过程,陆地系统由于河流泛滥、排水不良以及地下水水位接近地表或涌水等作用而形成湿地。
湿地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等生态系统一起支撑起地球的生命大厦。她是从多生物的天然物种基因库,全球超过40%的植物和动物种类依赖湿地延续生命。湿地也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充分认识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加强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
二、以科学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提高湿地保护水平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谋求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的奋斗历程和几十年发展实践的结晶,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智慧,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同样也是加强湿地保护的重要指导方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要求,在当前扩大内需促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做好湿地生态保护工作,湿地作为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之一,生态价值是其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对于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改善生存发展条件、切实改善生态环境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树立保护环境也是发展、维护生态也是发展的观念,全面推进湿地保护,积极恢复受损植被,大力开展清淤、截污、疏通水系、改善水质等各项工作,强化湿地对生态的保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我们党提倡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人民享有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空气更洁净的优美环境。三门峡黄河湿地作为全市人民的生态屏障,多年来,我市在改善水质、提供水源、净化空气、减少污染、保存动植物生长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在,我们开展湿地生态保护,就是要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打一场湿地生态环境持续转型的攻坚战,逐步扭转生态环境下滑的趋势,保障三门峡市民享有碧水蓝天、清新空气,让全体人民享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成果。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我们党提倡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人民享有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空气更洁净的优美环境。三门峡黄河湿地作为全市人民的生态屏障,多年来,我市在改善水质、提供水源、净化空气、减少污染、保存动植物生长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在,我们开展湿地生态保护,就是要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打一场湿地生态环境持续转型的攻坚战,逐步扭转生态环境下滑的趋势,保障三门峡市民享有碧水蓝天、清新空气,让全体人民享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成果。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湿地保护——建设和谐进步的三门峡
为切实保护好三门峡湿地这块宝地,市委市政府真抓实干,对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投资。2003年,市政府投资8000万元,修建了青龙涧河大坝;2004年总投资3600万元苍龙涧河大坝建成,一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扩大了湿地保护范围,为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随着近几年来我市加大湿地保护管理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和执法检查,使黄河的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日益增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珍稀水禽繁殖和停留。每年的十一月至翌年的三月,白天鹅从寒冷的北方飞到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越冬,从九十年代以前的几十只、几百只,增加到现在的上万只,构成了三门峡黄河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三门峡市又被誉为“天鹅城”。
但是我市湿地现在仍然面临着多种威胁:围河造田、滩涂开垦、环境污染、生物资源过度利用、三门峡库区水位持续下降等等,仍然导致我们宝贵的湿地面积减少、功能下降。湿地在面临上述威胁的同时,保护管理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湿地开发利用管理混乱,有关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宣传教育滞后,资金短缺,基础研究薄弱,技术水平落后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非常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任务。
四、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白天鹅的保护
随着我市的社会飞速发展,各类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湿地与白天鹅的生存环境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为了工业、建筑业的发展与开发大大地缩小了黄河湿地的面积,给白天鹅的食物供应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其次在尚存的湿地里,有一些市民会采集白天鹅的食物(如黄豆等农作物),作为自己的食物;并采取不正当手段各种方式来捕杀白天鹅,成为盘中餐。
每年冬天,来自于遥远的西伯利亚的尊贵客人——白天鹅的舞姿,都是河南三门峡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白天鹅,已成为三门峡市的城市名片。白天鹅是我市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物种,保护白天鹅是保护区的重点工作。从九十年代以来,到我市越冬的白天鹅越来越多,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十分重视和关心白天鹅的保护工作,我市人民也以白天鹅为骄傲,各级媒体先后到我市采访报道有关白天鹅保护的先进事迹,各地鸟类爱好者也络绎不绝的到我市来观赏白天鹅,我市“天鹅之城”的美誉逐渐形成,白天鹅已经成为我市的城市名片。保护白天鹅、吸引更多的白天鹅到我市黄河湿地越冬,是上级领导对我们的具体要求,也是我们湿地工作的职责所在。为切实加大对白天鹅的保护力度,确保白天鹅在豫晋黄河湿地安全越冬,去年年底,三门峡市公安局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白天鹅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做好白天鹅保护工作,其中包括加强白天鹅栖息地的安全巡查、依法严厉打击捕杀白天鹅违法犯罪行为和全方位组织开展白天鹅救助工作等。为了做好白天鹅保护工作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做好白天鹅的保护工作。我们要对白天鹅进行重点保护,建立一个完整的保护体系和制度,对其数量及生活变化进行观察,必要时要向白天鹅撒食,确保白天鹅在越冬时的食物充实。
2、完善保护体系,在执行管理处巡护管理制度的同时,要加强对不法分子乱捕、乱杀白天鹅行为的严厉打击。管理处将不定期对各管理站在实行巡护管理制度保护白天鹅工作上进行检查和监督,对做出贡献的个人予以奖励,对没有按照要求进行保护工作的人员将对其进行严肃批评,同时与年终考核挂钩。
3、在白天鹅来此越冬时,除对其进行以往的保护措施外,定期对白天鹅的分布、觅食及生活特点进行观察,找出有利于和影响白天鹅栖息的环境因素并做出记录,建立电子档案,为更好的保护白天鹅打下基础。要求各管理站也要对管辖范围的白天鹅进行此项工作,完成程度与年终考核挂钩。
湿地的生命在于空间和水域,白天鹅的智慧在于对家园的选择。湿润而清新的空气,柔和而温暖的阳光、浅水浸没的河床、大片的水草地、漫天飘逸的花香、宽阔无边的水域一直是白天鹅的栖息地和生命的乐园。无论春去秋来,南迁北归,湿地一直是白天鹅不变的选择。
湿地的生命在于空间和水域,白天鹅的智慧在于对家园的选择。湿润而清新的空气,柔和而温暖的阳光、浅水浸没的河床、大片的水草地、漫天飘逸的花香、宽阔无边的水域一直是白天鹅的栖息地和生命的乐园。无论春去秋来,南迁北归,湿地一直是白天鹅不变的选择。
湿地保护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全市人民的福祉。更关系到白天鹅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三门峡黄河湿地的生态保护工作,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创造一个美丽和谐的天鹅城,是我们三门峡30万人共同的目标。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延伸阅读
|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