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雪山下的环保课

作者:云南卫视记者:…    文章来源:惠黎基金会网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0-27
环保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从90年代初这个词开始逐步进入人们的视线,十多年过去了,它已经成了人们的常用词,但真要把环保落到实处,却不是件简单的事,对个人来说就更难在遥远的德钦,雪山脚下的小县城里,董德福和一位名叫阿牛的藏族汉子,为这个人们熟悉的词,默默地工作三年了,现在还仍然继续着。

从德钦县城出发,开上十分钟的车,就到了一个叫头塔海的地方,阿牛自办的普利藏文学校就在这里。每个星期五的下午,这里朗朗的读书声都会有些与众不同,学生们正在集体朗读垃圾的几个危害。

这门特殊的环保课的创办者,就是董德福,他是个环保志愿者,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前任局长,1997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在香港举办了一个针对自然保护区专业人员的培训,董德福参加了。在香港湿地保护区的所见所闻给了他不小的触动。他说人家保护区的场地上有很多动物在跑,人也很多,但不见有人丢垃圾。保护区的面积比碧塔海大,但是碧塔海的饭盒、塑料袋遍地到处都有,当时还没有想到污染,这个概念不深。

回来后,董德福决定先在自己的辖区内搞个试点,他把保护区管理局分散在几个点的十多个职工集中起来进行了环境保护培训。他认为光靠保护区几个职工办培训班不行,人均入户量太少了。

在那个时候,环境保护对当地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为了普及这个知识,董德福想到了保护区内的31所小学,要求他们从一年级就搞。他认为这种环境保护的意识就象娃娃学文化一样,从开始就给他一个概念,从小懂得环保。

为了得到当地学校的支持,董德福奔波了很久。但事情刚有点眉目,他却退休了,失去了在职时可以调配的资金和开展工作上的方便,刚刚起步的环保课搁浅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不能象皮球一样,把气抽掉,藏起,睡起。他要再打上气,再起来,再做。

董德福决定自己找一所学校,于是想到了在当地小有名气的阿牛的普利藏文学校,希望在这所学校里继续他未竟的环保事业。阿牛,一个纯善的藏族汉子。曾经跑运输为生,1997年卖了东风车等全部家当办起了全免费的普利藏文学校,专招上不起学的藏族孩子。2000年某一天在德钦小城,董德福和阿牛相遇了。

阿牛:他说在学校里开环保课,愿意教吗,我特别喜欢。他支持我太高兴了,我说了同意教。

董德福:他当时就给了我这样一句满意的答复,有了一定希望。

普利藏文学校从一年级到初一,分设六个年级,共55个学生,最大的孩子18岁,最小的只有7岁。他们在普利藏文学校里学习藏文、英语、数学和美术。从2000年9月份开始,这些孩子的课表上就多了一门不同寻常的环保课。

然而,办这所学校,用完了阿牛的所有积蓄,但学生们的生活费和老师的工资每月近八千元还是得开。为了能让这所民办学校继续办下去,董德福开始“找钱”。他说,最大的困难就是经济问题,如果有一天没有人愿意赞助它,自己也拿不出钱来,这个学校就难办了,环保课自然要终止。

机会似乎来了。2000年,香港惠黎基金会的志愿者张女士来到董德福家,闲聊时建议董德福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搞民俗旅游。他想,对增加收入有帮助,但环保工作就必须甩开了,最后他还是放弃了。

面对董德福的一腔热忱,张女士向惠黎反映了普利藏文学校的处境,惠黎负责人来到了普利藏文学校,决定在学校搞开发式助学,要求学校在短期内拿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发展方案,董德福和阿牛决定搞一个基地。

阿牛:我想找海拔低点的,种苹果,时间长。

董德福:我说德钦苹果在林业上发展了很多,我说现在苹果都卖不出去,解决不了问题,我说最好药材。

考虑到药材不愁销,董德福和阿牛决定种十五亩药材,另外又种了三亩蔬菜用来解决学生的生活。这个方案得到了惠黎的肯定,和普利藏文学校签下了为期五年的赞助协议,学校因此得到了第一笔赞助款五万元。每隔一段时间,阿牛都会带上孩子们到这个命名青源藏药材基地的地方锄草或是挖洋芋,而这也成了孩子们课余的快乐时光。阿牛和孩子们在山上高兴地唱歌,歌声一阵阵回荡在山谷:最喜欢的事是种了一棵树,这里绿树掩映,鸟语花香,是人间天堂。

忙完了办学所需,董德福开始忙环保课。没有教材,它托朋友和熟人从北京自然之友和北大的教师那儿弄来了,他先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环保知识和经验教给学校的老师,老师们又把这些教材译为藏文,再教给孩子们。今年上初一的思那取丁四年前转到普利藏文学校,对第一堂环保课,记忆犹新。他记得在藏文学校第一堂环保课老师讲的是地球是自然,我们要爱护它,垃圾场里堆满垃圾就烧掉。

学了环保课的学生们开始对环境保护有了真切的认识。每个星期,孩子们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学校附近的山坡上捡垃圾。垃圾多了,自然之友又建议他们找一个焚烧场。世界自然基金会为此拨了两万元作为垃圾运费,用起了这个煤窑改造过来的焚烧场。

尽管阿牛的普利藏文学校步履维艰,董德福的环保课总算是找到了一个生存空间。惠黎基金会三年内共资助了藏文学校十七万五千元。今年八月,一位意大利人出资为普利藏文学校翻新了校舍,55个孩子的快乐天堂在纯净的头塔海边默默矗立着。

虽然处境艰难,但董德福和阿牛说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对于他们来说,那片山,那片海和孩子们天真的笑脸都是如此的需要保护和怜惜。在他们的环保教材里写着:我们不是从祖先那里继承了地球,而是从子孙那里借用了地球。这其实也是人们熟悉的一句话,但您认真地思考过它的含义吗?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延伸阅读
    没有相关文章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水能资源健康可开发利用率初探
摘要: 按照“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治江新理念,长江…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